程序员|程序员写代码也能上真人秀?

前程序员、现脱口秀演员呼兰说 , “java是世界上最好找工作的语言” 。 他曾经试图写一个程序来“量产”段子 , “但很遗憾 , 程序和段子的水平都有待提高” 。 连他也没想到 , 有朝一日 , 程序员还能凭借写代码这门手艺上真人秀 。
近日 , 聚焦程序员群体的真人秀《燃烧吧!天才程序员》第二季开播 。 主持人——呼兰;参赛者——一群程序员 , 大部分是95后;点评专家——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节目内容——现场写程序、在60个小时内挑战AI反诈 。 单看这个配置 , 与其说是真人秀 , 不如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比赛 。
也没错 , 节目本就基于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40余位知名学者发起的第二届ATEC(Advanced Technology Exploration Community前沿科技探索社区——采访人员注)科技精英赛 , 这些年轻人也是奔着大赛来的 。 但节目播出后 , 本是幕后工作者的青年科技人才第一次来到台前 。 观众看到了程序员其实有头发 , 也理解了正在进行中的“科技为人” 。
偶像 , 并不只有一种模样 。
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头发少、穿格子衬衣
无论在其他选手还是点评专家眼中 , 27岁的郭达雅都是耀眼的存在 , 甚至被称为“巨佬”——发表过不少有影响力的论文、现身顶尖的行业会议 。
中学时 , 郭达雅就对计算机感兴趣 , 当时还是“中二少年”的他觉得程序员是一个很酷的职业 。 万万没想到 , 后来程序员在大众眼中逐渐有了“刻板印象” , 最典型的两点:头发少、穿格子衬衣 。
在所有选手中 , 26岁的李金膛是唯一一个“半路出家”的 。 父母当初觉得学计算机就是玩游戏 , 不如医生、公务员这些职业“稳定” , 于是李金膛在本科学的是药学 。 到了大三 , 李金膛想了想 , 觉得不对劲 , “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为什么要学那么久” , 于是 , 他听从内心 , 跨专业考研进入计算机领域 , 如今博士一年级在读 。
在节目中 , 郭达雅和李金膛都现身说法证明:一、程序员的头发可以很茂盛;二、他们不只穿格子衬衣 。
“程序员群体比较特别的地方 , 可能是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有钻研精神 。 写代码时一坐一天 , 不解决问题就不吃饭不睡觉 。 ”李金膛觉得 , 大众对程序员的偏见 , 有的还来自影视剧 。 比如 , 跟人聊天时会盗人社交账号;又或者敲两下键盘 , 安全系统就被瓦解 。 “我们只是一群选择了不同职业的普通人 。 技术只是手段 , 就像医生用医术救助病人 , 我们的目标是用技术帮助别人、造福社会” 。
在呼兰看来 , 程序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于 , 这是一个极其公平的行业 , 靠本事说话 , “在公司 , 就算老板再不喜欢你 , 如果这个活儿只有你能干 , 他也会对你非常好 , 通常也没有什么论资排辈” 。 但同时 , 这行对年轻人的要求也非常高 , “为什么程序员升职加薪快 , 因为每年都出现大量新技术、新问题 , 需要你不断学习来解决 。 而随着你能力不断提高 , 这个老板不加薪 , 自然有别的老板来加薪挖你” 。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和程序员的工作相关 , 看视频网站、逛购物网站 , 网络支付等功能更是一群做安全性的程序员在默默守护 。 ”呼兰说 , “让程序员走到台前 , 一起写代码、做技术、公平竞争 , 这其实展现了一种崇尚能力、崇尚科技、崇尚公平的精神 。 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渴求的工作环境 。 ”
内行看门道 , 外行看的不仅是热闹
对于真人秀这件事 , 郭达雅最初很难想象:“程序员大部分时间都在敲代码 , 要不就是看论文、看书 , 这样一个状态放到节目上 , 观众在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