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瞄准美团,京东外卖能翻起多大浪花?( 三 )


因此 , 京东做外卖必然有着更稳健的考虑——引流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认为 , 在京东营收、用户增长疲软的背景下 , 继续依靠原业务很难有新的增长突破 , 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 , 京东入局外卖业务更多的还是补齐本地生活的业务板块 , 同时与阿里、美团形成攻守态势 。
从美团的经历来看 , 外卖的确是一个相当称职的引流工具 。 在团购业务站稳脚跟之后 , 美团成功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外卖平台 , 吸引了数以亿计的高频刚需用户 , 最终通过导流成功发展出了生活服务等多种业务板块——涵盖餐饮、外卖、生鲜零售、打车、共享单车、酒店旅游、电影、休闲娱乐等200多个品类 。
因此 , 京东有足够的理由从外卖入手 , 并借此完善本地生活服务布局 。
03京东准备好了吗?
从纸面数据而言 , 京东确有做好外卖的基础条件 。 目前来看 , 京东在骑手和用户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 , 在商户拓展能力方面 , 略显弱势 。
首先从流量层面来看 , 京东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 , 依靠微信及自身流量 , 已经浇灌出了表现不错的京东到家 , 财报显示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 , 京东到家平台活跃消费者数达到6790万人 。
在配送方面 , 达达快送作为京东子公司 , 已拥有超过63.4万名活跃骑手 。 而且 , 达达过去主要为连锁品牌商家提供全品类、全渠道的即时配送服务 , 此前美团与饿了么运力不足时 , 达达已经作为第三方配送服务商成为外卖配送主力军之一 。
在刚刚过去的618活动中 , 达达快送日配送单量创历史新高且连续两日突破1000万 , 而美团外卖去年的日订单量峰值为5000万单左右 ,可见达达的配送能力将是京东外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如此来看 , 京东入局外卖绝非冷启动 。
但同时 , 也必须看到京东与美团的差距依然非常之大 。 比如 , 美团平台上2020年获得收入的骑手就超过470万人 , 2021年度交易用户数达到6.9亿交易用户 , 即使排名第二的饿了么也拥有300万的骑手 , 京东方面在骑手端成本和履约能力上并不占优势 。
更大的阻碍在于外卖商家资源上 , 过去 , 京东零售的客户多数为营业额巨大的商超平台 , 几乎没有与街边小店打交道的经验 , 地推团队更无法与美团相提并论 。 但这却恰恰是美团的优势 , 依靠强大的地推团队和规模优势 , 到今年一季度美团活跃商家数量达880万 , 比上年同期的680万增长29% 。
所有这些 , 不仅在初期需要京东付出长期地推串联商家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 还需要打造平台、品牌和骑手团队的庞大资金费用 。 但对手美团的前期重资产投入 , 在长期流量资源积累、用户习惯和品牌形象的协同效应之下 , 早在2019年起就已开始获得回报 , 并逐渐确立了核心竞争力 。
另外 , 其他新入局者和新外卖新形式 , 也对京东提出了挑战 。
此前 , 抖音方面开始利用直播 , 切入本地生活业务 。 其主打到店团购业务 , 目前主要围绕一二线和网红城市进行业务布局 。 据悉 , 今年字节跳动本地生活业务全年目标是500亿元 。
在外卖领域 , 去年抖音曾被传出内测“心动外卖” , 据媒体报道 , 抖音商家正在通过另一种方式曲线做外卖 , 即在抖音直播销售团购套餐 , 并自行提供配送服务 。
另一个打短视频主意的是美团 , 为了补上自身流量缺口 , 去年12月 , 美团宣布快手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 。 合作之后 , 双方将基于快手开放平台 , 打通内容场景营销、在线交易及线下履约能力 , 快手用户可以通过快手APP直达美团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