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上世纪90年代的“BB机”,还有人记得吗?如今还能拨通传呼台吗?

客服|上世纪90年代的“BB机”,还有人记得吗?如今还能拨通传呼台吗?

文章图片

客服|上世纪90年代的“BB机”,还有人记得吗?如今还能拨通传呼台吗?

文章图片


通信手段是一直在革新的一种手段 , 商周白天燃烧柴火以“燔烟” , 晚上燃烧柴薪以“火光” , 也就是用大家常说的“烽火”传递消息 , 五代人们已经学会驯服鸟类为自己所用 , 或大雁、鸽子 , 就有了“鸿雁传书”“飞鸽传书” , 此后还有风筝、旗帜、邮递、塔楼等等 , 当然它们是不是独立存在的 , 而被弱化则是因为现代通信手段的诞生 。

现代通信手段又分为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等 , 它们的实时性、可靠性 , 包括容量等性能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 其中1837年美国S.莫尔斯发明电报 , 1876年美国A. G. 贝尔发明电话 , 此后电报逐渐消失 , 电话却一直不断发展直至今日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用品 。
那么电话是如何发展的?贝尔发明电话之后 , 在当地安装了230部电话 , 也在波士顿至纽约架设了世界上第一条电话线路 , 人们开始了公用电话时代 , 贝尔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 马上就开设了自己的贝尔电话公司 , 1881年皮晓浦将电话引入中国 , 1889年彭名保设计了一台电话机 , 这是中国第一步自主设计的电话 。
但是使用过电话的大家都知道 , 无论是公用电话亭的电话 , 还是家用电话的电话 , 它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 , 就是作为固定在原地的一个存在 , 人们很难及时接到电话 , 因为除非事先说好 , 那么谁也不会站在它旁边傻等 , 于是发明家们又开始研究如何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 ,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即时通信 。

在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这一过程中 , 就诞生了BB机 , 其实它本应该叫BP机 , 或是传呼机 , 因为误听于是有了“BB机”这么个软萌名字 , 它是加拿大阿尔·格罗斯于1949年的发明 ,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能得到推广 , 它真正火起来是十年之后了 , 甚至阿尔·格罗斯很多发明都因为太超前在当时不被接受 , 以至于只能和富豪失之交臂 。
BB机的用法没有接触过的人可能不清楚 , 它不是大哥大 , 也不是小灵通 , 它中间还得有个人来传达 , 比如说A给B打电话 , 依然需要通过公用电话 , A向人工客服说出B的传机号 , 人工客服会呼叫B的BB机 , 并在上方显示A的公用电话 , B回拨过去 , 两人才可以正式通话 , 其实还有点繁琐 。
如果是数字BB机 , 则可以全程自动 , 可以直接查到对方的电话 , 不过也需要通过公用电话来进行通话 , 也或者可以直接让人工客服将你想说的话转化成短信发到对方的BB机上 , 诸如“早点回家”“快点回话”之类 , 对方在BB机上看到就会回复 , 不过会限制字数 , 而且不能发脏话 , 人工客服会拒绝转发 。

当然尽管有种种不便 , 1990年传入中国之后还是受到了广泛欢迎 , 毕竟比起大哥大来说它更为实惠 , 而且经过改良后也没有大哥大那么大 , 那么夸张 , 非常方便携带 , 在到处都是公用电话的时期 , 它的那点繁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尤其是在医疗和安保上 , 它的存在至关重要 , 然而其实它的存在又十分短暂 。
在经过10年暴力时代 , BB机每年新增用户在1593万户后 , 2000年开始BB机业务急转直下 , 市场急剧萎缩 , 2002年开始从南方往北方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 于年底只剩下21家企业 , 用户不过40万 , 2010年BB机已然成为时代记忆 , 大街小巷人们掏出来的东西 , 开始是各式各样的移动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