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天问一号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

采访人员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 , 截至2022年6月29日 , 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已正常飞行706天 , 获取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 , 各科学载荷均实现火星全球探测 。 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 。
【祝融号|天问一号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 , 2021年2月10日与火星交会 , 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 。 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了3个月的详查后 , 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施火星着陆 。 2021年5月22日 ,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 开始巡视探测 。 2021年8月15日 , “祝融号”火星车顺利完成90个火星日既定科学探测任务 , 继续实施拓展探测任务 。 受着陆区冬季严寒和沙尘天气影响 , 火星车按设计状态于2022年5月18日进入冬季休眠模式 , 2022年12月前后将恢复正常工作 。 环绕器环绕火星1344圈 , 实现了全球覆盖 , 目前状态正常 。 后续将继续开展全球遥感探测 , 并择机开展拓展技术试验 , 为相关任务开展先期技术验证 。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介绍 , 天问一号任务经过近两年的飞行和探测 , 火星车和环绕器配置的13台科学载荷共获得约1040GB的原始科学数据 , 经过地面接收处理 , 形成的标准科学数据产品 , 按月滚动提交给科学家团队进行分析、解译 , 有关科学成果已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陆续发表 。 这些科学数据将择机向全球科学家开放 , 欢迎全球科学家积极申请研究 , 共同推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事业 。
此外 , 本着开放共享的合作精神 , 国家航天局积极推进与各国航天机构和科学界的合作: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空间局共享所属火星轨道器轨道数据 , 开展碰撞预警合作;“祝融号”火星车与欧洲空间局“火星快车”轨道器开展数据中继通信试验 , 实现中欧火星科学数据中继合作 。 采访人员 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