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网易佛系to B,智企有心无力

微博|网易佛系to B,智企有心无力

文章图片

微博|网易佛系to B,智企有心无力


在Web1.0的门户时代 , 国内互联网巨头还不是BAT , 而是网易、搜狐和新浪(NSS) , 丁磊、张朝阳和王志东并称“网络三剑客” 。
时过境迁 , 互联网风云激荡 , 变幻莫测 。 去年新浪完成私有化 , 从纳斯达克退市 , 现如今留下来的其余二者 , 虽乘云行泥 , 已栖宿不同 。 仅从股价上看 , 网易还是NSS中最被市场看好的一家 。
可即便如此 , 网易依旧徘徊在如今互联网巨头中的第二梯队 , 虽被誉为业内常青树 , 却也时刻面临被新生代赶超之风险 。
C端红利的消失 , 让各大玩家们意识到了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性 , 争先恐后分食to B市场的蛋糕 。 但相比BAT大刀阔斧进军to B , 网易的动作却显得雷声大雨点小 。
2015年正式挥师to B后 , 网易先后成立了四个服务品牌 , 分别隶属于四大事业部 。 当前to B中的企业服务赛道战火烧起 , 而四大品牌中的网易智企则担起了网易在该领域重要抓手的使命 , 旗下包含网易云信、网易易盾、网易云商三大业务板块 。
其中 , 网易云商旗下专注客服SaaS市场的网易七鱼今年已经六岁 , 命名引用了自然界游速最快的“旗鱼”谐音 。 作为网易to B最早试水的产品之一 , 网易七鱼被寄予了厚望 , 但能否起到引领作用 , 目前来看仍有不少路要走 。
网易当前几大业务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 但未来却不好下定论 。 游戏版号受限 , 网易云音乐暂未盈利 , 有道又处于转型期 , 电商业务中网易考拉早已出售 , 留下的网易严选因贡献收入较小 , 被纳入财报中的“创新及其他业务” 。
因此 , 网易to B业务能否作为未来的增长点快速发力?网易智企又将如何与BAT分食蛋糕?是能突出重围还是会赴考拉海购的后尘?
佛系布局“如果说谁是中国互联网最保守、最有耐性、最可能活上一千年、等着先烈们都死光了才去收拾战场的人 , 那一定是丁磊 。 ”十几年前 , 科技媒体人程苓峰曾如此评价网易创始人 。
在充满诱惑的互联网时代 , 多的是追风口的人 , 在这其中 , 网易慢得像一股“清流” 。
曾几何时 , 当电商、社交、O2O、直播这些趋势席卷而来时 , 或主动或被动 , 最终网易与这些风口擦肩而过 。 在丁磊看来 , 风口会消失 , 风向会变化 , 只有人心不变 , 用户需求长存 。
网易的这种“慢”哲学也体现在了B端业务的开展上 。
1998年的春天 , BAT尚未诞生 , 网易凭借出售邮箱系统给广州电信 , 赚到了第一桶金 。 在B端C端概念还没多少人能分清的年代 , 网易就早早吃到了B端业务的果实 。
或许是对风口不屑一顾 , 又或许是习惯了不紧不慢的节奏 , 当真正开展B端的组织架构调整时 , 网易却慢了一步 。
2015年 , 阿里巴巴先行开展组织架构的调整 , 启动“大中台、小前台”战略 , 为to B业务战略转向奠定了基础;2018年 , 腾讯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 宣告大举进军to B;百度也将原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 , 用以同时承载AI to B业务及云业务 。
尽管在2015年 , 网易便推出第一款to B产品网易云信 , 开始布局企业服务 , 随后发布了网易七鱼和网易易盾 , 但直到2019年才正式搭建组织架构 , 成立智慧企业事业部 , 隶属于网易杭州研究院旗下 。
BAT除了在动刀组织架构上先行一步 , 在投资布局企业服务赛道更是疯狂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