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又一次躁动了

网约车又一次躁动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刘旷
滴滴事件余波未止,网约车赛道躁动不休。9月6日,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高达38亿元。自滴滴不断壮大、愈发强势后,网约车行业一直鲜有大规模融资事件。
比起这几个月高德打车、美团打车、T3出行们给司机和用户送出的优惠券类礼包,这次资本的大手笔真金白银显然更有震撼力,这也说明不仅仅是曹操出行,网约车生意依然深得资本之心。
但回顾这两年网约车行业诸多较大的动作,尤其是几个靠前玩家的合纵连横类和大规模投放类战略动作,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资本和玩家们共同躁动的第一吸引力,已经不是网约车概念,而是新能源、自动驾驶,甚至是碳中和。
网约车过时了说网约车过时,不是指网约车服务过时,而是指车服务的网约化已经过时。
比如这次曹操出行在融资发布会中提到一个战略叫“N立方战略”,指更懂共享出行的定制车、更高效的能源体系、更健壮的生态系统。可以看出这一战略的关键词是定制化、新能源化、生态化(智能网联化)。
互联网化是上一阶段的进化目标,核心就是搭建一个线上生态平台,供司机、用户、企业进行信息、资源、货币的交换和流通,重在解决地域隔离和供需匹配问题。但现在这些都已经做到了,滴滴、曹操出行、高德打车这些头部玩家在规模化连接上做的已经非常成熟,今天打车的服务体验已经非常不错了。
更重要的是,单纯的网约化,已经无法满足供给端的提效降本需求。因为现今供给端的效率提升关键在于车的动力和设计结构,以及服务中枢系统的算法和算力,而只靠网联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前两年滴滴和比亚迪一起造定制车,T3出行选择走B2C模式,以及更早时候BAT们蜂拥而上研发车联网系统,都是在为出行服务寻求一个更高效的输出模式。
下一阶段目标是什么?是整车数字化?还是电动化?抑或是智能化?目前来看,这些都可行,都是在让出行服务的效率更高,而且都比网约化、互联化更高级,提升空间更大。
极佳载体不论下一阶段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可以肯定网约车一定是承载阶段发展的极佳载体之一。
有两个原因。第一,网约车盘子大,渗透率高。据CNNIC,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97亿,较2020年12月增长3123万,占网民整体的39.2%。第二,网约车更替阻力小,可以靠B2C模式的自有模式进行更替,更易新能源化和智能化。
一个可以快速进行效率模式颠覆的超级市场,当然是承载企业和资本战略目标的最好标的。而现阶段,或者说近两年,网约车的这一属性还在不断被深化。
大量定制车的投放是第一个标志。去年和今年,我们看到不少主流网约车平台更多通过自己造车和合作造车的模式去匹配市场司机和需求增量,进一步向自有资产模式倾斜,可控能力加强。
同时也不要忽略了体量更大的出租车行业。数年前,一些网约车玩家已经开始用智能网联新能源车替代传统出租车,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快的替代速度。
另一个标志是对汽车服务的产业化整合,比如充换电服务、租售服务等。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电车给网约车提供了更多的变现可能,在动力补给、系统软件等方面,网约车都可以吃到服务红利,而且是平台体量越大,吃到的实际红利就越多。
综上,在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出行大趋势下,网约车既能很快顺应趋势,又能带来巨大的变现想象空间,即使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复杂,当蛋糕大到一定程度时,诱惑力仍然是超越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