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商汤科技,乘上了元宇宙的东风没?( 二 )


然而有趣的地方在于,与高毛利率相对,商汤科技每年的亏损同样在行业中傲视群雄。根据招股书数据,商汤科技2018年亏损34.33亿元,2019年亏损49.68亿元,2020年亏损大幅增长144.7%达到121.58亿元,2021H1亏损额超越2018年全年,达到37.13亿元。
当毛利稳固高位、收入连续增长的同时,商汤科技不仅没能实现扭亏为盈,反倒扩大了亏损面积。一哥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计算机视觉行业的未来也因此显得更为扑朔迷离。
核心技术,只是聊表安慰事实上,商汤科技并不是对盈利问题无动于衷。《第一财经》消息显示,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在2018年的演讲上曾对“烧钱”一说作出回应:“我们不是烧钱的公司,是能赚钱的公司,可以自负盈亏,我们的融资不是用来烧的,而是做伟大的事。”
如今三年过去,商汤科技的表现是否足以称为自负盈亏暂且不论,汤晓鸥口中所说“伟大的事”毫无疑问是投资产品研究及技术开发。商汤科技也在招股书中写明,此次募资将把60%投入研发,包括扩大AIDC算力、加强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自研现有芯片解决方案、提升模型有关能力和进一步开发产品等。
但纵览整个CV赛道,云从科技、旷视科技和依图科技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押注研发建筑护城河。9月9日即将上会科创板的旷视科技更新招股书,数据显示其2021上半年净亏损18.58亿元。对此,旷视科技解释称亏损主要受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及股份支付费用较高等因素影响。
参考招股书披露,旷视科技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06亿元、10.35亿元和9.99亿元,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金额5.76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6.1%。
但高投入不一定能带来好结果,目前的资本市场也不再像往常那样关注技术水平。据SMDC科创数据研究中心消息,旷视科技科创板IPO二轮问询中,上交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科创属性和核心技术,而是实控人、协议控制架构、员工经济受益等。
有行业观点提出,四小龙的技术能力和应用场景存在高度集中的问题,这意味着彼此拉不开差距,脱离同质化困境构建品牌壁垒更是艰辛。此消彼长之下,高研发投入就像是几家企业的自娱自乐,注入大量资金,却无法获得相匹配的回报。
除了微观的企业层面存在竞争压力以外,宏观地看AI赛道也仍有不少难关亟待跨越,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商业化模式的落地问题。
纽约大学AI博士赵俊博在知乎相关问题下表示,AI行业的企业们在ToB道路上越走越远,业务线越拓越宽,却依旧没能寻到赚钱的奇点。学术会议能为人工智能领域博得资本的目光,但不能助力赢得商业世界的市场,纯靠算法或许无法盈利,AI行业的未来发展仍需考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的看法与赵俊博类似。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盘和林表示,尽管人工智能企业多在谋求上市,但发展方向不明晰导致它们盈利能力成迷,而当下人工智能发展尚处于瓶颈期,达成长期发展目标的前提是继续技术投入,这就是各家公司选择上市融资的原因,可持续的、稳定的融资渠道是企业确保存活的基础。
2019年交表的旷视科技是最早进入二级市场的一个,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级市场的融资才是AI四小龙的资金来源。据天眼查信息,包括Pre-IPO轮在内,商汤科技正式交表前经历了10轮融资,参与其中的投资方有阿里巴巴、软银愿景基金、IDG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元宇宙|商汤科技,乘上了元宇宙的东风没?
文章插图

不过梳理融资历程时间会发现,融资集中于2016至2018年,三年期间商汤科技共完成8轮融资,基本保持间隔数月就开启一轮融资的步调。这个节奏在2018年D轮融资后出现了明显的减缓,Pre-IPO轮与D轮之间有接近两年半的空档,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代表一级市场对人工智能显出疲态,热情降温背后透露出投资人对退出的需求日益上涨,企业谋求上市以换得二级市场支持也就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