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企业|推出麒麟电池后 宁德时代的技术光环更亮了( 三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部分整车企业可能既想拥抱核心部件和技术方案提供商 , 又担心在合作中受制于对方 , “心态十分复杂” 。
曹广平建议说 , 考虑到中国市场幅员辽阔 , 各个细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 整车企业应牢牢把握住产品定义权 , 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具体需要 , 对动力电池企业提出相关技术要求 。
“出于分散风险等考虑 , 一些规模较大的整车企业可能不太愿意让某一家供应商一家独大 。 ”杨小林分析称 , 虽然宁德时代稳坐头把交椅 , 也发布了极具突破性的麒麟电池 , 但动力电池市场以及整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只增不减 , 市场洗牌还是有可能发生 ,
他认为 , 任何供应链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 , 都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技术有领先 , 产能有保障 , 价格有优势” 。
在杨小林看来 , 麒麟电池的发布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开启“下半场”——比拼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 他分析称 , 近些年各品牌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 , 而麒麟电池足以让纯电动汽车的便捷性超越燃油车 , 这可能终结车企在比拼“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上的内卷 。
盘和林则认为 , 在动力电池性能足以满足用户需求后 , 整车企业可以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突破口 。 “比如 , 在以自动驾驶为目标的智能化技术上 , 车企可以根据自己的品牌定位 , 实现差异化竞争 。 ”他同时提醒说 , 为了持续提升电池安全性、可靠性 , 车企也要和电池企业共同努力 。
自汽车诞生130多年来 , 不少整车企业对供应链有着相似的理解和追求——相信垂直整合的力量 , 甚至有主导一切的雄心壮志 。 但就像新能源汽车颠覆了传统经销商的议价模式 , 电池企业也掌握了“易守难攻且很难找到替代者”的关键环节 。 就连一向以“敢言”著称的理想汽车CEO李想 , 也在第一时间转发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的微博 , 并配文:“明年见!”
在电子消费品的黄金时代 , 不少供应商受益于苹果 , 同时也依赖于苹果 , “果链”被视为财富密码;考虑到汽车产业链更长 , 对就业和科技创新的带动效应更明显 , 规模庞大且仍在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 , 绝不只是中国汽车品牌的胜利 , 还将进一步加深全世界对于中国供应链的重视程度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许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