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对确定性盲目崇拜,对不确定性避之不及,都是片面肤浅的

学林随笔|对确定性盲目崇拜,对不确定性避之不及,都是片面肤浅的
文章图片
在短篇小说《镜子》中 , 科幻作家刘慈欣勾勒出一个可以凭借“超弦计算机”来模拟宇宙创生及演化的全新时代 。 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时代 , 人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甚至“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被推演出来并透明地呈现 。
小说的结尾 , 技术人员终于完成了对未来的递归运算 。 只是 , 他在镜像中看到了遥远文明的消亡……于此 , 小说戛然而止 , 却余音悠长 。 等回过神 , 才发现它着实可以被视为一个经典的思想实验:当人类消灭了令人忧心忡忡的不确定性 , 所有的困境、难题是不是就可以迎刃而解?
当今世界 , 各种“不确定性”的现象令人措手不及 。 从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的自然灾害和军事冲突 , 到无孔不入的“算法”、令人眼花缭乱的“元宇宙”等创新 , 科幻作家靠想象力去呈现希望或恐惧、憧憬或隐喻 , 但哲学思考显然不应止步于此 。
如果说科幻与魔幻的区别是前者必须基于对技术的了解与想象 , 那么哲学必须论证、解释我们该如何行动以及行动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 即什么才是对人类真正有益的 。
人类对确定性有着出自本能的偏爱 , 甚至是执着 。 某种意义上 , 整个哲学史可以看作人类对抗不确定性、寻求确定性的漫长过程 。 不管是远古的生存斗争 , 还是现代的科技昌明 , 人类只有不断寻求某种确定性 , 才能保证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可靠 , 进而去谈论生存、规划发展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笛卡儿感叹:“任何科学都是一种确定的、明显的认识 。 ”在确定性的基石上 , 人类的知识之树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 人类文明的大厦才能被一砖一瓦地建造起来 。
只是 , 知识之树上也会结出质疑的果实 。 物理学的发展 , 特别是量子力学的研究 , 对确定性基础提出了巨大挑战 。 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 论证了“随机”“偶然”才是微观世界粒子运动的普遍特性——人们似乎无法知晓此刻的所有细节 , 因而也就无法推测全部的未来 。
作为科学探究基础的“因果关系”遭到质疑 , 但人类没有理由堕入悲观或虚无 , 也不该试图简化一切 , 甚至如《镜子》所描述的那样 , 奢望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不确定性”问题 。
事实上 , 对确定性的盲目崇拜 , 跟对不确定性的避之不及一样 , 都是片面的、肤浅的 。 罗素曾指出 , 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 , 也是一种思维的恶习 。 只有敢于承认、接纳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人 , 才能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 。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确定性可以理解为已有的经验和规律 , 它是相对的 , 因为总是存在适用范围;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随着认识世界的深入而不断涌现的困难与挑战 , 只有直面它 , 才能带来认识的更新 。
不确定性从来都不是前进的障碍 , 反而恰恰蕴含着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 它甚至带着希望和梦想:从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朦胧遥想 , 到神舟飞船和中国空间站的精准发射、建造;从巫术占卜、祭祀时的禁忌与恐惧 , 到对认知、心理、行为理论及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探索与总结……可以说 , 自然科学中的每一次革新与进步 , 社会科学中的每一次论证与揭示 , 都是一种不确定性向一种确定性的成功转化 。
“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 就是找到心中的信念 。 有了信念 , 我们才可能有冷静的头脑和笃定的心境 , 才可能去进一步领悟行稳致远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