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商报7月11日|过时产品列表再“扩张” “苹果速度”的得与失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7月11日|过时产品列表再“扩张” “苹果速度”的得与失】本文转自:北京商报
7月11日 , 据MacRumors报道 , 苹果公司在本周与AppleStore和苹果授权服务提供商共享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表示 , 将于7月31日将首批配备TouchBar的13英寸和15英寸MacBookPro机型添加到其过时产品列表中 。 首批配备触控栏的MacBookPro机型于2016年10月发布 , 这是对MacBookPro进行全面重新设计的一代 , 如今也沦为了过时产品 , 市场关心的是 , 苹果公司高速创新与淘汰能否匹配用户需求 。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7月11日|过时产品列表再“扩张” “苹果速度”的得与失
文章图片
TouchBar将成历史
通常来讲 , 苹果产品在发布五年之后会被列为过时产品 , 七年以上则被列为停产产品 , 即五年之内 , 该产品可在AppleStore零售店和独立维修提供商处维修 , 根据相关法律要求这一期限可延长至七年 , 具体视部件供货情况而定 , 如再逾期 , 用户只能自行想办法维修 。
面对2016款MacBookPro即将过时的消息 , 不少人表达了对该款产品的怀念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微博等平台看到 , 许多用户在评论区写道“这就过时了吗?”“6年的时间过得好快”“挺怀念的”等话语 , 更有用户表示要马上抢购一台作为纪念 。
实际上 , 该产品在设计上的创新 , 的确使其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 TouchBar被首次运用于苹果笔记本上 , 这个键盘上方的黑色长条可以调整亮度、大小、快进后退等 , 在某些支持触控栏的应用程序中 , 可以使用各种定制功能 , 以弥补全屏模式下对菜单栏的遮盖 。 触控栏的最右可以输入指纹 , 也是开机键 , 而在最新发售的MacBookPro中TouchBar被取消 , 意味着这一设计或将成为历史 。
不仅是电脑 , 许多划时代的手机也被打上过时产品的标签 , 例如iPhone4S、iPhone6Plus等 。 也有观点指出 , 一些产品即便不被打上过时的标签 , 但软件不更新等于变相淘汰 , 例如iPhone7系列及以下的机型并不支持iOS16系统 , 所能适配的最低机型也要iPhoneSE2 。
瞄准国内市场利润
对于苹果的更新节奏 , 在部分“果粉”期盼新品的同时 , 也有一些用户表达了疑虑 , 在上几代产品还能使用的情况下 , 新品究竟能否实现更好的性价比?
以即将发布的iPhone14系列为例 , 有消息称该系列产品预计涨价100美元 , 成为史上最贵的苹果手机 , 国内的起售价可能从5999元涨到6799元 , 而iPhone14Pro、iPhone14ProMax系列更贵 , 起步价就将在1万元左右 , 顶配版轻松超过1.3万元 。
即将于7月15日开售的MacBookAir由于搭载了M2芯片 , 也要比上一代贵千余元 , 不过新一代M2芯片的性能目前已受到部分质疑 , 据MaxTech实验数据 , 在使用搭载了M2的MacBookPro导出8KRAW视频时 , 其CPU温度达到了108°C , 并且出现了严重的过热和降频现象 。 这与14英寸M1ProMacBookPro形成鲜明对比 , 后者在同一次测试中从未经历过过热降频 。
苹果的更新换代能否做到“脚踏实地” , 又能否满足用户真正的需求?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 , 不断推陈出新首先是为了满足利润上的需求 。 苹果每一次推出新品 , 就暗示消费者要更换手中的电子设备了 , 消费者换新速度越快 , 厂商销量就越高 。 梁振鹏直言 , 苹果这样做主要还是“在商言商”的考量 。
数据也能佐证这一观点 , 层出不穷的新品让苹果在中国市场尝到了“甜头” , 2021年四季度 ,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257.83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1638.92亿元 , 同比增长21% , 在全球所有市场中增速最快 , 并且营收占比从上季度的17%提升至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