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网8月2日|拜耳携造就举办“未来大会”,洞见生命科学之光

本文转自:新华网
8月2日 , 拜耳携手造就举办“未来大会·洞见生命力”直播活动 。 生命科学和企业管理领域的7位专家云集线上 , 畅谈从AI制药、基因疗法、未来健康管理、餐桌上的农业科技到企业长青的奥秘等多个维度的热点话题 , 一起洞见生命科学和企业发展领域的前沿趋势和未来可能 。
本文转自:新华网8月2日|拜耳携造就举办“未来大会”,洞见生命科学之光
文章图片
云大会开幕
2022年恰逢拜耳在华140年 , 拜耳期待以“未来大会·洞见生命力”为契机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 与中国公众共享一次生命科学盛宴 , 并号召全社会探寻未来生命力源泉 , 为生命科学领域未来的发展创造新动能 , 擘画生命科学与公众福祉的全新蓝图 。
拥抱生命科学时代 , 向“治愈性”创新疗法迈进
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鲁白在题为《我们正进入崭新的生命科学时代》演讲中表示:“我认为生命科学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 , 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 尤其是AI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新药研发整个的过程相当漫长、耗钱 , 而且成功率非常低 。 传统制药界有一种反摩尔定理 , 也就是对新药的研发投入逐年在增加 , 然后产出逐年在减少 。 而人工智能作为近年凸显的一个机会 , 能够改变冲击甚至颠覆传统制药界的现状 , 帮助新药研发走出困境 , 大幅降低研发时间和成本 , 提高成功率 。 ”
对于肿瘤精准医疗的临床应用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在《精准医疗时代下肿瘤治疗的趋势与发展》演讲中表示:“近年来 , 我们正在由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肿瘤治疗模式向精准医疗转变 ,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先进的生物技术 , 从肿瘤的预防、诊断到治疗去修正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显著提高肿瘤的治疗水平 , 并提高整个社会效益 , 加速大健康趋势的实现 。 儿童肿瘤作为在整个癌症治疗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小的群体 , 在精准治疗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 。 以治疗NTRK基因融合的儿童实体瘤的拉罗替尼药物为例 。 2022年 , 中国批准了拉罗替尼胶囊药物引进 , 专用于儿童肿瘤患者的口服制剂也获批上市 。 希望在未来 , 有更多的适用于儿童肿瘤的靶向药物得以开发 。 ”
聚合全社会之力 , 助力全民健康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在其《携各界之手 , 向健康未来》的主题演讲中建议:“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只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才能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 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 是推进全民健康的重要路径 。 面对健康管理新趋势 ,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作为国家一级协会 , 我们的口号是:携各界之手 , 向健康未来 。 一要致力于提升国民健康素养 , 通过健康促进教育和教育 , 让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二要推动形成健康的政策支持性环境 , 提供科学规范的科普知识 。 三要坚持‘握手’策略 , 搭建交流平台 , 与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健康融万策’ , 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教育行业发展创造团结和谐的发展环境 。 ”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主题为《从肠道菌群中寻找健康食品的答案》演讲中表示:“肠道菌群是人体的‘微生物器官’ 。 一个平衡的肠道菌群 , 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 如果菌群失调 , 也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 , 比如代谢紊乱、胃肠道疾病、免疫失调、甚至是神经系统疾病 。 目前 , 营养学、食品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众多科学家们 , 都在朝着‘菌群靶向性食品’这一前沿方向努力 , 我相信公众将有望在不远的将来享受到基于每个人的肠道菌群而设计的个性化健康食品 , 进而改善如儿童营养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