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中财力办芯片大事,结果出了五个“大蛀虫”

|国家集中财力办芯片大事,结果出了五个“大蛀虫”

文章图片

|国家集中财力办芯片大事,结果出了五个“大蛀虫”

文章图片

|国家集中财力办芯片大事,结果出了五个“大蛀虫”

文章图片

|国家集中财力办芯片大事,结果出了五个“大蛀虫”

文章图片


芯片 , 现代工业文明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 作为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 , 如果一个国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条上没有一席之地的话 , 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 被“卡脖子”的命运几乎无法避免 。

“芯片断供”已经成为了“科技战”的代名词 。 中美贸易战开启以后 , 美方针对华为、中芯等民族企业的芯片断供 , 让国家意识到“芯片独立”事业的重要性 , 开启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芯片发展模式 。 然而几年下来 , 虽然国产芯片进步很大 , 但同样也豢养出了一批蛀虫 ,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 芯片为什么这么重要?现实生活中 , 几乎所有的电器设备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持 , 互联网发展浪潮之下 , 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领域迅速崛起 , 对于芯片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

一直以来 , 芯片与石油就是我国进口产品的前两名 。 2021年 , 全球半导体的产值为5585亿美元 , 中国进口芯片的规模超过了4000亿美元 , 如果去除重复计算的部分 , 我国当年进口芯片规模约占全球芯片总产值的1/3 。
21世纪 , 科技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 国家间的对抗与竞争更多地转移到科技竞争领域 。 而芯片产业则是各国争夺的焦点 , 掌握了芯片全球产业链的主导权就掌握了更多的国际事务话语权!

中美贸易战方面的摩擦加大以后 , 随着对抗的持续升级 , 美方将矛头对准了华为、中芯等一批国内的科技巨头 , 通过芯片断供的方式限制国内科技公司的发展 。 对于这些公司和国家经济来说 , 确实经历了艰难的时光 。
痛定思痛 , 国家开始大力扶持民族芯片事业发展 ,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政策 , 一时间 , 国内芯片行业出现“百花齐放”的盛景 。 然而 , 集中力量办大事之下 , 却也出现了“蛀虫” ,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 5大蛀虫据报道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原总裁路军、丁文武 , 大基金深圳子基金合伙人王文忠、大基金管理人高松涛 ,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相继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 5大蛀虫的贪污腐败行为曝光 , 沉重打击了公众对国内芯片事业发展的信心 。

据了解 , 赵伟国入驻紫光集团以后 , 迅速开启了行业收购模式 , 并且在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 , 带领公司成为了大基金的发起方 。 得益于这个身份 , 紫光集团在资金上得到了极大的帮助 , 据了解 , 2015-2017年 , 大基金总计向紫光集团投资超过545亿元 , 此次赵伟国和大基金一众原负责人出事 , 不禁让人对这些金额庞大的投资产生怀疑 。
出事的5人中 , 有4人和大基金有关系 , 这个大基金到底是什么呢?

三、 大基金背景大基金的全称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 成立与2014年9月 , 注册资本达987.2亿 , 发起方包括中国烟草、国家金融、中国移动等资本雄厚的国企 。
大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国”字号公司 , 财政部持股25.95% , 国开金融持股23.07% , 中国烟草和中国移动分别持股14.42%和7.21% ,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 , 国有资本的持股已经超过了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