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至”?


什么是“冬至”?

文章插图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日出最晚,日落最早的一天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按公历,冬至交节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纬度最南,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则24小时都是黑夜) 。
冬至这天,北半球中午太阳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太阳高度只有26°42′,因为这天中午的表影最长,故也称“长至日”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规定有冬至的月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 。所以冬至还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 。
扩展资料
冬至的传统习俗:
1、拜师:冬至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传统的教师节 。左老师告诉采访人员,古代私塾众多,中国自古尊师重道,在古代冬至这一天,学生们会专门拜师,为自己的老师送上一些礼品 。
2、祭祀:古代冬至这一天,皇帝会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的 。
【什么是“冬至”?】3、九九消寒图:民间的娱乐游戏,文人们画八十一朵梅花,每天以朱笔点染,九九八十天后,梅花图完成,便是春暖花开之时 。也有填字游戏,九个字均是九划,每天一划,待全部完成后,春天来到 。如常用的九个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至—夜长昼短 一阳始生(节气·物候)
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是冬至 。冬至其实是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或农历十一月十五(满月)前后共30天范围内之1天 。
此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北半球极夜,南半球极昼,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 。”可见冬至又代表着一年之始,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于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农历十一月又称为“建子之月” 。
冬至的天文现象 。
冬至日北半球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气象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在北方,冬至日要吃饺子的,据传说,当天如果不吃饺子,在这个冬天,要冻掉耳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