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阿里巴巴|阿里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文章图片

阿里巴巴|阿里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文章图片



当不确定性 , 成为时代的主题 , 混乱某种程度上似乎成为主旋律 。
8月伊始 , 上市仅20天的尚乘数科 , 股价高点触及2555美元 , 最高涨幅超200倍 , 市值一度突破4700亿美元 , 超过同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 。 “妖股”尚乘数科的表现让彭博社惊叹:阿里巴巴和腾讯时代终结 。
事实真的如此吗?
稍微看下尚乘数科这家公司的业绩和业务 , 我们就会发现尚乘数科“妖气”之下 , 道行尚浅 , 典型的“拉大旗作虎皮” 。 根据公开资料 , 尚乘数科主营业务是再寻常不过的香港本地投行业务 , 2021财年营收1.96亿港元 , 净利1.72亿港元 , 拥有员工50名 。
在阿里巴巴财报披露日 , 妖气散尽 , 尚乘数科股价跌去27.27% , 市值回落至1480亿美元 , 不及阿里巴巴的六成市值 。
混乱之中的妖股 , 终究只能是烈火烹油之下的资本炒作 。 合理的商业逻辑与价值投资 , 从来不看重短期的炒作 , 而一直都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
忘掉高增长的行业思维惯性 , 以精细化运营提升价值的视角来观察科技互联网行业 , 更适合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大环境 。
这两天出炉的阿里巴巴财报就呈现出这种态势 , 在时代的不确定性中显示出标杆企业的稳健自如 。
就像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财报电话会议里谈到的:“其实我们10亿消费者?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活跃消费者?? , 能够服务好这些消费者 , 做好他们分层分类的运营 , 提升每一层用户的?钱包份额”?? 。
当前 , 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面临的是何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与行业态势?阿里巴巴又是如何能够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中保持稳健?
消失的高增长与短期的挑战
疲软的宏观经济之下 , 整体消费不可避免地开始萎缩 。
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 , 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占比为69% 。 而今年上半年 , 这一数字降到了64% , 其中城镇收支比下降比农村更大 。 这也意味着 , 阿里 , 乃至整个电商行业都承受着比历年更大的压力 。
落到具体科技互联网行业公司业绩上 , 根据分析师预测 , 腾讯、京东、百度、美团、快手都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呈现数年来的最低增长 。
适应宏观经济放缓 , 疫情反复的大环境 , 也应对行业整体疲软态势 , 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始降本增效 , 为过冬做准备 , 也为宏观环境回暖后发力做储备 。
裁员潮在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蔓延 , 各大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未能幸免 。 内部组织管理上也更为谨慎 , 一直以大方自由著称的互联网公司也在福利上开始精打细算 。

腾讯宣布从2022年8月15日起 , 对部分外包员工取消餐厅福利 , 已有夜宵券可以正常使用 , 但后续使用食堂需要收费 。 更早的2021年12月底 , 快手则直接取消了下午茶和免费三餐 。
今年5月腾讯交出了今年一季度财报 , 营收增长陷入停滞 , 净利润减半 。 从腾讯的财报中看 , 砍掉员工福利却也在情理之中 。
连腾讯和快手都开始节衣缩食 , 不免让人感叹 ,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
而作为消费经济的代表 , 阿里巴巴面临的难题更加突出:消费意愿受到疫情冲击 , 供应链和物流因防疫封控被切断 。
叠加美国监管带来的退市风险等巨大外部不确定性 。 内外部的双重冲击 , 让短期承压 , 成为阿里巴巴近一年多以来的主要境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