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裁员它扩张,物流行业又投出一只独角兽

“军方背景人士缘何踏足物流行业?”
作者|王王
编辑|蔓蔓周
首图来源:Dribbble
新冠纪元三年 , 人人都感觉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 不只是马斯克对经济产生了“superbadfeeling” , 老板们的内心大抵如此 。 企业想尽办法扎紧裤腰带 , 控制成本努力苟住 。
不过 , 有些企业凭借独特的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技巧 , 反而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吃到了红利 , 例如位于西雅图的物流科技公司Flexe 。
别人裁员它扩张,物流行业又投出一只独角兽
文章图片
图源:FontsInUse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最近几年融资动作频繁 , 近期完成的1.19亿美元D轮融资得到黑石、老虎环球、红点等头部机构支持 , 本轮融资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 , 晋升独角兽的行列 。
Flexe在官宣中称 , 尽管时局艰难 , 但Flexe在2022年上半年收获的客户数量几乎与去年全年齐平 。 目前 , 10家最大的零售商中的6家、5家最大的包装消费品公司中的4家已经成为Flexe的客户 。 这家公司有何魔力 , 让资本与市场如此认可?
01
送上门的隐藏商机
仓储物流这件事 , 说简单也简单 , 说难也难 。
简单之处在于 , 它说穿了就是把东西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困难则是 , 运输网络中有许多节点 , 运输方式也多种多样 , 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 , 此间的调度和配合极为复杂 。 因此 , 想玩转仓储物流系统并非易事 。
Flexe的三位联合创始人都是“外行”出身 。
CEOKarlSiebrecht从美国海军退役后在多家科技公司服务了将近30年 , 曾在广告技术公司AdReady和aQuantive担任高管 。 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FrancisDuong和EdmundYue则有硅谷科技大厂技术背景 , 在投身Flexe前刚刚试水创业成功(两位现都已离开Flexe) 。
别人裁员它扩张,物流行业又投出一只独角兽
文章图片
KarlSiebrecht|图源:TheBusinessJournals创立Flexe的主意来自CEOKarl的一次巧遇 。
Karl在一个派对上遇到了做酒具生意的朋友DhruvAgarwal , 他向Karl大吐苦水 。 作为品牌商 , Dhruv从海外进口货物运往库房 , 再从库房发往全国各地的零售渠道 。 通常租用仓库的合同期限是3年 , 因此他必须要预估三年内的业务发展情况 , 来决定要租多大的库房 , 但市场瞬息万变 , 他几乎不可能判断准确 。 即使是在一年之内 , 库存量也有季节性波动 , 时而空置时而爆仓 , 对生意造成很大影响 。
“我们行业里的人都有相同的问题 , 就没有人能做个科技产品让我们互相借用闲置的库房吗?”Dhruv向Karl问道 。
作为广告科技领域的老兵 , Karl认为一个行业里存在那种连接供需双方的平台型产品简直是理所当然 。 他本以为早就有几十家公司做Dhruv说的这件事了 , 但实际上居然没有 。 在一番走访调研之后 , Karl发现这件事虽不简单 , 却并非无解 。 他拉上Francis和Edmund , 开始创业 。
2013年 , Flexe成立 。 6周后 , 公司获得了第一笔收入 , 来自种子客户——酒具商DhruvAgarwal 。
02
做仓储物流界的AWS
正如Dhruv吐槽的 , 仓储物流令很多企业头秃 。 租赁库房是一大块固定的成本 , 一般租赁合同都是以年为单位;如果是自建库房 , 建设和运营费用则更高 。 除了支出上的压力外 , 传统的仓储模式弹性较小 , 遇到业务扩张需要更多仓储空间时 , 租赁新库房最快也要2-3个月 , 自建的周期更是长达12个月以上 。 到了双十一、黑五等购物高峰 , 企业不得不付出额外的高昂成本来应对激增的订单 。
到了电商时代 , 找库房又是另一套逻辑 。 过去 , 企业布局物流网络主要考虑线下实体店面的位置和人口密度 , 预测货物吞吐量相对简单 。 但今天电商的物流需求是去中心化的 , 一家企业的货物可能需要跨越城市、跨越国家送到消费者的门口 , 这对企业的物流网络规划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