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36氪首发 | 车云计算公司智协慧同获数千万元融资,要做智能汽车界的“甲骨文”


36氪获悉 , 近日 , 智协慧同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 , 本轮融资由彬复资本和力合创投投资 , 部分老股东跟投 , 由义柏资本担任融资顾问 。 据介绍 , 本次融资金将主要用于车云闭环解决方案的研发、量产交付和市场营销 。
智协慧同成立于2015年 , 业务定位是以边缘计算和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技术为基础 , 为智能汽车提供数据闭环解决方案 。
资料显示 , 智协慧同的核心团队来源于IBM、Teradata、博世的核心产品、技术和商务人员 , 深耕在基础软件、数据和汽车的融合领域 。
其中 , 智协慧同CEO鲍鹏曾任IBM Rational系统软件大中华区负责人 , IBM Industry Solutions大中华区渠道总监 , 以及恒润科技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业务拓展负责人 , 拥有15年汽车软件工程和数字化经验;CTO谢宁曾任Teradata中国区研发负责人 , 担任Parallel Database Engine的研发负责人和平台架构师;COO张志勇曾任IBM加拿大和中国区的资深方案构架师、高级战略经理、资深技术顾问 。
与行业中为人熟知的硬件和AI算法公司不同 , 智协慧同的定位是“数据中间件”公司 , 这在激烈的汽车智能化赛道中相对罕见 。
“车企会自研与用户差异化体验直接相关的应用型技术 , 但是像数据库、工具链等软件 , 则没有必要全部自研 。 ”智协慧同CEO鲍鹏表示 , 尤其是智能汽车海量的数据产生以后 , 如何高效灵活的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和数据闭环 , 这是智协慧同看到的机会 。
从产品形态来看 , 智协慧同搭上了汽车向智能化快速进阶的东风 。
鲍鹏介绍 , 搭载多种传感器的智能汽车是海量数据生产型终端 , 每天有TB级的数据在车端产生 , 但如何高效、低成本的采集和利用数据成为智能汽车的一大挑战 。 传统车联网由于在EE(电子电气)架构、车端算力、流量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 一直很难将量产高精度高质量数据采集到云端 , 而这导致数据驱动汽车研发、数据驱动量产产品迭代 , 都悬于空中 , 难以落地 。
【Java|36氪首发 | 车云计算公司智协慧同获数千万元融资,要做智能汽车界的“甲骨文”】而集中式EE架构和SOA的设计理念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 , 以及越来越高的算力在车端出现 , 让智协慧同公司看到了机会 。 公司推出了ExceedData车云计算解决方案 , 来帮助车企实现高效灵活的数据的采集、加工和闭环的能力 。
智协慧同的产品主要包括vStudio算法开发工具、vCloud云端管理平台、vAnaly+vCompute车云计算引擎、vData边缘数据库 。 其中 , vData是首个为汽车定制开发的时序数据库 。
据鲍鹏介绍 , 基于智协慧同的ExceedData车云计算解决方案 , 车企可以采集到以前采集不到的上万个毫秒级高精数据 , 数据采集的成本较传统模式节省了85%以上 , 新功能开发效率提升了几十倍以上 , 这套解决方案于2021年在高合汽车上实现了量产交付 。
据公司信息 , 目前 , 智协慧同已经和一汽红旗、东风岚图、上汽乘用车、上汽零束、高合汽车、小米汽车等车企达成合作 。
从公司愿景来看 , 智协慧同把自己定位成为智能汽车界的“甲骨文(Oracle)” 。 甲骨文公司基于核心数据库产品与多个场景进行结合 , 成为服务器时代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 而智协慧同也计划基于车端数据库和计算引擎中间件 , 通过车云一体计算架构 , 成为汽车数据的基础设施 。 基于这个基础设施 , 再向上衍生出不同的应用场景 。
据介绍 , 智协慧同正在与多个合作伙伴落地多样化的应用 , 包括灵活数据采集解决方案、自动驾驶数据闭环解决方案、智能诊断解决方案、智能空调解决方案、智能底盘解决方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