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文章图片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文章图片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文章图片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文章图片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文章图片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文章图片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文章图片

|35年技术积累 闪存搭电脑、相机东风成为市场主流

在今天 , 我们生活已经离不开闪存 , 无论是电脑、笔记本电脑里的固态硬盘 , 还是手机、智能手表的ROM , 本质都是闪存存储器 。 不过闪存从诞生到今天普及并非一帆风顺的 , 它经过多次技术迭代才有今天的局面 , 那它到底如何发展成今天的主流存储器的呢?

用芯片存储数据
说到计算机存储历史 , 相信很多人会首先想到的是IBM在1956年制造了第一块硬盘350RAMAC , 它使用了50片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实现了5MB的存储空间 , 从此人类一直使用以硬盘为主存储计算机数据 , 直到二十年来才从硬盘慢慢转移到固态硬盘 , 用半导体芯片存储数据 。

其实 ,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人类就开始尝试使用芯片存储数据 , 在196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浮栅MOSFET , 奠定了EPROM、EEPROM的基础 。 到了1971年 , 英特尔工程师Dov Frohman发明了EPROM , EPROM全称是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 , 意为“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 它是一组浮栅晶体管 , 采用了采用双层栅结构 , 在掉电时也不会丢失数据 , 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相对应 , 内存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 , 不过EPROM在写入数据前需要使用强紫外线照射来擦除 , 因此EPROM典型特性是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窗口 。


不过EPROM使用起来实在太麻烦了 , 在1977年休斯飞机(Hughes Aircraft)工程师Eli Harari发明了首个实用型EEPROM。 EEPROM是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的简写 , 意为“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 它同样是一种非易失性的 , 但是不需要使用紫外光擦除数据 , 只需要在特定引脚上施加高电压即可写入或擦除数据 , 易用性得到大大提高 , 电脑主板的BIOS就是保存在EEPROM上的 。

主板上的EEPROM
闪存的诞生

在1984年 , 东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研究所工程师舛冈富士雄(Fujio Masuoka)在年底举办的IEDM的会议上 , 发表标题为《Flash Memory》(闪存)的论文 , 揭开了使用半导体芯片大规模存储数据的序幕 。 因此舛冈富士雄被视为闪存之父 , 他本人还在1997年被IEEE授予特殊贡献奖 , 东芝被视为闪存发明公司 。 2019年原东芝存储器正式更名为铠侠 , 产品依旧采用了原厂高品质闪存颗粒 , 并在日本四日市、北上市建立多座Fab , 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闪存工厂之一 , 目前闪存产量占全球产能的30% , 铠侠闪存市场排名多年来保持着全球第二 。


关于舛冈富士雄发明闪存的新闻报道
不过闪存技术墙内开花墙外香 , 东芝与英特尔达成协议 , 授权后者制造闪存技术相关产品 , 于是英特尔在1988年推出了首块商用闪存芯片 , 容量为256K bit , 被内嵌在录音机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