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继中芯国际之后,国内又出现一家14nm晶圆厂,老美要失望了!

中芯国际|继中芯国际之后,国内又出现一家14nm晶圆厂,老美要失望了!

文章图片

中芯国际|继中芯国际之后,国内又出现一家14nm晶圆厂,老美要失望了!

文章图片

中芯国际|继中芯国际之后,国内又出现一家14nm晶圆厂,老美要失望了!

文章图片

中芯国际|继中芯国际之后,国内又出现一家14nm晶圆厂,老美要失望了!

文章图片

中芯国际|继中芯国际之后,国内又出现一家14nm晶圆厂,老美要失望了!

作为人类智慧皇冠上的明珠 , 芯片在全球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 , 不管是手机、电脑还是汽车 , 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智能设备 , 几乎都离不开芯片的驱动 。 而我国是芯片消耗大国 , 长期以来对芯片的进口额远远超过了原油 , 芯片对中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老美是否能卡住芯片产业的咽喉?

然而 , 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老美 , 却突然修改半导体行业规则 , 试图打乱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节奏 , 卡住芯片制造行业的咽喉 , 从而保持“科技霸主”的地位 。
针对此事 , 许多公众人物给出了警告 , 比尔盖茨认为“如果强迫中国自己制造芯片 , 意味着中国将来会完全自给自足 , 美反而会失去许多高薪就业岗位” 。 张召忠当时也分析称“老美断供芯片 , 三年后美芯片就没人要了 , 到时候咱们的芯片满大街都是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 现实就是那么残酷 。

国内卷起一股造芯潮
老美此举 , 让国内工艺最先进、配套设备最完善的中芯国际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 在制程方面 , 中芯国际当前最先进的工艺早已升级到了14nm , 而且完全能实现量产 。 不过在全球缺芯的问题之下 , 中芯国际主要以生产28nm及更成熟的制程工艺芯片为主 。
【中芯国际|继中芯国际之后,国内又出现一家14nm晶圆厂,老美要失望了!】
根据中芯国际公布的财报显示 , 2021年中芯国际营收为350亿人民币左右 , 同比增长39% , 利润为107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138% 。 而且中芯国际还在不断扩大产能 , 2022年初上海临港新厂破土动工 , 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两大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 预计年底会投入生产 。

值得注意的是 , 我国此前制定了2025年芯片自给率达到70%的目标 , 芯片自给率的提升并不能仅靠中芯国际一家 , 大陆还需要许多和中芯国际一样的晶圆厂 , 而且随着智能汽车风口的来临 , 这一行业对芯片需求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 而我国又是智能汽车制造大国 。 虽然晶圆代工投资巨大 , 动不动就要百亿资金 , 但即便如此 , 除了中芯国际 , 国内还有一些崛起的晶圆代工企业 。

国内又一代工企业崛起
根据集邦咨询发布2022年Q1全球十大晶圆代工企业排名显示 , 中芯国际出货量排在了第五名的位置 , 但国内晶圆厂企业华虹集团紧随其后 , 拿到了第六名的位置 。 全球缺芯的问题、70%芯片自给率的目标确实让国内各大代工企业稳中带盈 , 华虹集团的净利润甚至超过了中芯国际达到了惊人的162.9% 。

提到华虹许多人或许比较陌生 , 华虹NEC是当时和日本NEC合资的公司 , 但后来由于日本NEC陷入巨额亏损进行剥离 , 我国拿到了华虹NEC的经营权 , 对此整合和拆分后有了现在的华虹集团 , 而华虹集团还包括上海华力、华虹宏力等芯片代工企业 , 而在大陆市场 , 华虹也被称为第二大晶圆代工厂 。

值得注意的是 , 华虹在2020年就宣布工艺达到了14nm , 不过当时的良品率仅仅才超过了25% 。 但有消息称 , 华虹六厂(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909工程二次升级改造项目 , 其工艺能够覆盖28-14nm , 并且其总工程师赵宇航在活动中透露 , 集团14nmFinFET工艺已经实现全线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