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2021年微信衍生就业机会达4618万个

大数据|《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2021年微信衍生就业机会达4618万个

文章图片




文/吴辰光
8月10日 ,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微信生态研究完成《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显示 , 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共同构成的微信数字生态 , 在2021年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4618万个 , 同比增长25.4% , 增长主要来自视频号等新业务拓展的贡献 。
数字生态催生新职业新岗位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 , 数字生态应运而生并不断融入大众生活 。 在数字化就业快速崛起过程中 , 以微信为代表的数字生态催生了大批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新职业、新岗位 。
《报告》显示 , 自2014年以来 , 微信生态的衍生就业收入机会呈逐年递增趋势 。 2017年 , 微信推出小程序 , 不断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经营与私域运营 , 目前带动就业收入机会超800万 。 而自2020年起微信视频号正式内测并发布以来 , 围绕视频号创作、运营、直播带货的衍生就业收入机会也出现快速增长 , 从2020到2021年与视频号相关的衍生就业收入机会增幅超过1000万 。

同时 , 随着大众对数字化工具的不断适应 , 包括公众号、企业微信、微信支付在内的微信整体生态对就业收入机会的影响也不断提升 。 尤其自2018年以来 , 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年同比增幅始终维持在20%以上 。
其中 , 为小程序、企业微信及微信支付等运营者提供技术运营的服务商体系 , 对相关就业收入机会的贡献也很突出 。 报告显示 , 2021年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服务商共带动超600万就业收入机会 。
在带动就业的同时 , 微信生态还帮助中小企加速数字化转型 。
受疫情影响 , 实体门店线下业务冲击较大 , 零售、餐饮、旅游和物流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尤为迫切 。
对此 , 微信生态提供了大量数字化工具 , 不断完善数字化服务能力 , 使中小微企业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 将业务从线下转到线上 , 稳定业务并开拓更多市场 。 同时还能协同就业人群 , 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就业质量 。
《报告》显示 ,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 , 微信小程序的日活突破5亿 , 微信生态在零售、餐饮及民生服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 私域业态快速发展 , 帮助中小微企业形成“免疫”力 。 2021年 , 私域相关岗位增速高达41.5% , 44.7%的私域相关岗位月薪超过万元 , 相关岗位投递量增长超过30% 。
青年群体找到“用武之地”
伴随数字生态催生多种就业创业新模式 , 青年群体与数字生态的结合正越来越紧密 。
《报告》显示 , 新媒体创业、小程序电商、视频号创作等数字生态新职业新岗位 , 已经吸纳了大量青年群体就业 。 数字生态带来“平台+个人”的职业模式 , 其灵活的工作方式 , 不仅更大程度激发劳动创造力 , 且实现了更为高效的供需匹配 。
从调研情况看 , 72.5%的微信小程序从业人员年龄在35岁或以下 , 而公众号和视频号从业人员中这一群体的比例分别为57.8%和48.3% 。 数字生态繁荣、进入门槛低、经营成本低是创业者选择微信生态的主要原因 。
数字生态从业者的职业认可度不断提高 。 对微信生态中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从业者的调研显示 , 分别有47.3%、31.7%、28.9%的从业者愿将当前从事的工作作为终身职业 。 灵活自主的就业方式让90后、95后们找到“用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