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一季报净利润大跌53%,但阿里的情况反而比之前好了

魅族|一季报净利润大跌53%,但阿里的情况反而比之前好了

文章图片

魅族|一季报净利润大跌53%,但阿里的情况反而比之前好了

文章图片

魅族|一季报净利润大跌53%,但阿里的情况反而比之前好了

文章图片

魅族|一季报净利润大跌53%,但阿里的情况反而比之前好了

文章图片

魅族|一季报净利润大跌53%,但阿里的情况反而比之前好了

阿里巴巴最近公布了2023年度的一季报 , 别奇怪 , 2023年确实还没有到 , 但阿里的财年并非自然年 , 2022年年报的涵盖范围为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 , 之后阿里即进入了新一个财年 , 也就是2023财年 , 涵盖范围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 , 所以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的这三个月对阿里来说确实属于2023年的一季报 。
根据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最近的三个月里一共录得营业收入2055亿元 , 相比于去年同期几乎没有变化 , 但净利润方面跌幅较大 , 203亿元净利润相比于去年同期的428亿元足足下滑了53% 。

对于业务已经成熟的互联网企业 , 我们已习惯看着它每季度、每半年、每年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 阿里的营收停滞、净利润大跌让人很不适应 , 很多人据此得出了阿里开始走下坡路 , 可能要步搜狐、新浪后尘的结论 。
这种观点好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
两年前阿里巴巴的港股股价达到过309.4港元 , 市值突破7万亿港元 , 现如今每股只有87.95港元 , 市值缩水至2万亿港元(前段时间股价最低跌到71港元) 。
除了净利润严重下滑外 , 最近围绕着阿里的负面消息还有不少 。

8月1日 , 阿里巴巴公告称因未能满足《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的关于提交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已经被纳入美股“预摘牌”名单 , 根据《法案》规定如果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无法满足要求的话相关公司将被禁止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 , 留给阿里的时间还有两年 。
8月10日 , 阿里的又一份公告坐实了此前市场传出的大股东软银出售持有三分之一阿里股票的消息 。
具体来说 , 软银通过远期合约的形式最多将卖出2.42亿股阿里的美国存托凭证 , 如果真的全部卖出的话将会使软银集团持有的阿里股份占比从下23.6%下降至14.6% , 软银有可能因此失去在阿里董事会提名一位董事的权利 。

那么多对阿里不利的消息更加让人为这家国内TOP2互联网巨头担忧 , 难道马老师退休后阿里走下坡路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阿里已经到了盛极必衰的时候?
我看未必 , 针对包括一季度业绩“暴雷”等几个负面消息我们一一来分析 。

1.关于被纳入“预摘牌”名单第一 , 这不是阿里独享 , 几乎所有大家熟知的中概股都会遇到审计工作底稿的问题 , 这也是近一年来大量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跑回香港上市的原因 , 为了以防万一 。
第二 , 阿里巴巴早在2019年就在香港完成了二次上市 , 7月26日又宣布将把香港作为同纽约一样重要的上市地 , 也就是双重上市 , 目前香港证券监管部门已经通过了审核 , 未来走程序就行了 。
因此 , 阿里实际已经做好了应对两年后真被摘牌的不利局面 。

2.关于被大股东软银减持软银的孙正义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是当年在阿里极度缺钱的时候几乎是以原始股的价格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大股东 , 如果去掉这笔投资的话软银恐怕做的赔钱买卖比赚钱买卖还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