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近年来|火爆的“青岛印象”数字藏品,照亮文旅融合发展的数字道路

本文转自: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王熠青岛报道
近年来 , 数字经济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 数字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 , 各行各业纷纷朝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方向前进 。 文旅产业作为消费端对体验感、获得感要求最高的行业之一 , 如何借助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为行业及主管部门提出了新课题 。
8月11日、12日 , 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山东文交所推出的山东省首个城市风光主题系列数字藏品“青岛印象”上线“海豹数藏” , 系列包含的“五月的风”“汇泉浴海”“鱼山览潮”“崂山观海”“青岛大学”“山海之间”等件6藏品 , 每件藏品在各自的发售时段均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 在“文旅”和“数字”两个圈层之间成功“破圈” , 成为数字技术赋能文旅的一个成功案例 。
本文转自:大众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近年来|火爆的“青岛印象”数字藏品,照亮文旅融合发展的数字道路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青岛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 , 一直勇于创新 , 将产业发展融入数字青岛的建设中 。 基于城市对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数字产业的超前布局 , 青岛文旅在积极拥抱“数字化”的同时 , 也频频凭借数字技术“破圈” , 尤其进入2022年后 , 青岛借助“数字化”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青岛电视塔的跨年VR秀让虚拟现实和现实建筑相交互 , 通过视觉盛宴让青岛全网“刷屏”;啤酒节期间推出的中山路裸眼3D户外大屏 , 成功将老城区激活成新的打卡地;上线的数字人青岛城市推荐官“青岛小嫚” , 用阳光美丽的虚拟形象 , 将青岛故事向全世界讲述得更加入耳入心……
本文转自:大众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近年来|火爆的“青岛印象”数字藏品,照亮文旅融合发展的数字道路
文章图片
本次 , 青岛市与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本次合作推出“青岛印象”系列数字藏品 , 将城市风光通过区块链的技术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向全网发售 , 将青岛山海相间的旅游资源 , 与最前沿的文化消费方式相结合 , 在打造出“爆款”的同时 , 更通过将数字技术推动了文旅的融合多个维度的“突破”:
一是创新文旅推介方式 。 青岛在全国较早地通过数字藏品这种新形式进行城市文旅资源宣传 , 开辟了文旅宣传的新场景、新路径 , 同时 , 数字藏品的永久性让这种宣传不是一次性的 , 而是随着数字藏品未来的可交换、可交易 , 每次数字藏品在消费者之间出现互动、出现流通 , 都是对青岛文旅的“N次”传播 , 让城市的文旅宣传具有了长期效应 。
二是升级文旅产品供给思路 。 相较传统旅游方式 , 深度游、体验游等旅游方式对地方经济拉动效果更强 , 这也要求地方的旅游产品供给有目的进行整合、并拉长链条 。 “青岛印象”系列数字藏品在设计上 , 就超越了以往的以著名景点、地标建筑、网红打卡地等为重点的宣传思路 , 而是以景区为索引 , 将周边的景点“串珠成串” , 通过手绘的再创作形式打破现实空间的限制 , 在一件藏品中宣传出一整条“旅游链” 。 例如“鱼山揽潮”藏品 , 包含了在小鱼山登高望远目之所及的总督府、迎宾楼、观象山等周边的景点;“五月的风”藏品则展现了以五四广场为中心的浮山湾CBD的城市风光;“崂山观海”“山海之间”更是通过将山海旅游资源在高度艺术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 形象地描绘出青岛独有的山海一体深度体验游 。
本文转自:大众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近年来|火爆的“青岛印象”数字藏品,照亮文旅融合发展的数字道路
文章图片
三是探索通过数字平台为文旅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 。 借助区块链技术进行物权标识的数字藏品在确权后 , 具有独占性 , 本次青岛市借助数字藏品在发售成功后每个消费者对藏品的独占性 , 对“青岛印象”系列数字藏品的拥有者进行了权益赋能 , 将免费青岛游、青岛啤酒、白花蛇草水等青岛文旅产品融入其中 , 依托“海豹数藏”平台 , 探索文旅产业和其他产业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品牌互动、消费互促的融合机制 , 将文旅融合发展的链条进一步延长 , 建立开放协同的文旅产业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