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之外还有一个“二哥大”,源头要从中国台湾说起

“大哥大”之外还有一个“二哥大”,源头要从中国台湾说起
文章图片
上世纪90年代的电影里通常会有这样的镜头 , 大老板拿着一部形似砖头的黑色设备在对话 。 这部“笨重”的设备 , 就是“大哥大” 。
殊不知 , 在“大哥大”流行的同时 , 还有一款介于对讲机与手机之间的一种通信产品 , 外观与“大哥大”相像 , 叫“黑珍珠” , 也叫“二哥大” 。
当时手机还未普及 , “大哥大”又太贵 , 而“黑珍珠”相对便宜 , 又具备短程对讲功能 , 距离在30千米之内 , 市场一度卖得很好 。 “黑珍珠”是怎么诞生的呢 , 它和中国的对讲机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什么关系?
“大哥大”之外还有一个“二哥大”,源头要从中国台湾说起
文章图片
“大哥大”之外还有一个“二哥大”,源头要从中国台湾说起
文章图片
图注:寻呼机接到信息后 , 再用“二哥大”回电 , 当年很时髦!
“黑珍珠”的诞生:从台湾到大陆
1952年 , 林保雍诞生在中国台湾台中县石冈乡(现台中市石冈区)一处破旧房子里 。 父母的收入并不宽裕 , 他从懂事起就要耕田种菜 。 别的小孩在河边玩 , 他却得挑着粪做堆肥浇菜 。 在台中市立东势国民中学读初中时 , 每天凌晨3点天未亮 , 林保雍骑着一辆破旧的脚踏车 , 满载空心菜、马铃薯、大黄瓜 , 从石冈骑10公里的山路到东势闹区兜售 。 冬天寒风刺骨 , 这些菜有80公斤重 , 瘦小身躯的林保雍骑到狂冒汗 。
为脱离贫穷 , 初中毕业后 , 林保雍没有继续读书 , 而是选择出去工作 。 他辗转转行到当时的工商杂志《实业世界》担任广告业务员 , 由此开始接触计算机 。
1979年5月 , 27岁的林保雍效法客户宏碁创办人施振荣 , 创立神脑企业开发有限公司 , 资本额新台币500万元 , 取名“神脑” , 就是他觉得电脑太神奇 。 于是 , 林保雍骑着一辆三阳野狼125为“神脑”打拼 。
1980年 , 无绳电话浪潮在全球兴起 。 在西方 , 因为固定电话非常发达 , 路边也有不少电话亭 , 所以无绳电话的功率都调得很低 , 覆盖住户周边大概100-200米的距离 。 在技术上 , 如果将发射功率做高 , 覆盖距离随随便便就能做到几公里 , 在开阔地甚至有几十公里 , 这就成了长距离无线通信器材 , 这在还没有“大哥大”的岁月 , 非常有诱惑力 。 日本较早产业化了这个产品并在亚洲推广 。
林保雍抓住这个机遇 , 开始贩卖“超远距离大功率子母电话机” 。 最初是代理日本的产品销售 , 赚得第一桶金之后 , 他就找来方案公司帮助设计 。
“大哥大”之外还有一个“二哥大”,源头要从中国台湾说起
文章图片
图注:神脑SENAO无绳电话的电商广告图片
“大哥大”之外还有一个“二哥大”,源头要从中国台湾说起
文章图片
图注:神脑有型号可以带9个子机用作对讲机
“大哥大”之外还有一个“二哥大”,源头要从中国台湾说起】“神脑”子母机的母机功率号称可以最高到15W , 子机功率最高到5W , 子母机之间的通信最远距离为:海平面65公里 , 开阔地15-45公里 , 一般城区3-6公里 , 楼房多的话2-3公里 。 期间 , “神脑”陆续推出了不少型号 , 如SN-629、569、368、369、739等 。 一个母机可以带2-9个子机 。 提供室外天线 , 覆盖距离可以很远 , 相当于一个小“基站”了 。
改革开放之后 , 大陆的固定电信事业迅猛发展 。 尽管初装费高达5000元 , 大家也趋之若鹜 。 上世纪80年代 , 大功率无绳电话进入中国市场 , 覆盖广 。 大家取了个小名叫“黑珍珠” , 也有人叫它“二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