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刘艳 李丽云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在2022世界...|2022世界5G大会丨张志勇:低成本、高效、创新建设是5G发展必答题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刘艳 李丽云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在2022世界...|2022世界5G大会丨张志勇:低成本、高效、创新建设是5G发展必答题】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刘艳李丽云
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在2022世界5G大会主论坛演讲时指出 , 5G产业生态 , 应用层、网络支撑层和基础设施层共同构成一个有机体 , 其中 , 通信基础设施是5G产业发展的基础 , 是底座和基石 , 也是5G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刘艳 李丽云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在2022世界...|2022世界5G大会丨张志勇:低成本、高效、创新建设是5G发展必答题
文章图片
张志勇表示 , 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 , 中国铁塔成立以来 , 在各级领导、合作伙伴的支持下 , 在工信部的指导下 , 在三大股东的帮助下 , 服务电信运营商 , 通过资源统筹、统一建设、深化共享 , 全力支撑5G建设发展 。
截至目前 , 中国铁塔已累计承建约158万个5G基站 , 占全球一半以上 。 其中 , 97%的5G站址通过共享存量资源实现 , 加快了网络部署 , 大大降低了建网成本 。
“随着5G建设的推进和应用的深入 , 5G网络建设开始从广覆盖向深度覆盖延伸 。 ”张志勇强调 , 新的发展阶段 , 建设方式亟需通过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来解决5G建设的低成本、深度覆盖等问题 。
张志勇介绍 , 今年在北京开展的5G网络攻坚行动 , 形成了“政府主导、铁塔统筹、行业协同、社会支持、共建共享”的5G建设新模式 。 9月底 , 将完成对各部委、北京75个三甲医院、66所高校以及高铁地铁、交通枢纽等200多个场所5G深度覆盖 。
张志勇说:“其中 , 60%属于长期存在覆盖问题的疑难站址‘老大难’场景 。 这种建设新模式加强深度覆盖 , 成效非常显著 , 已在13省快速推广 。 ”
张志勇强调 , 共享是中国铁塔的价值所在、使命所在 。 一直以来 , 中国铁塔始终坚持“能共享不新建 , 能共建不独建” , 不仅为5G新基建注入加速度 , 也实现了网络更高效、更经济、更融合地部署 。
在上海 , 中国铁塔与交通部门一道 , 将龙门架立柱改造为天线搭载支架 , 形成了通信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共建 。 在江苏 , 中国铁塔与电力部门合作 , 创新研发了通信电力一体化塔 , 实现“电力塔”与“通信塔”合二为一 。 在黑龙江与云南 , 5G与高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开通 。 在冬奥赛场 , 因地制宜地利用场地灯杆、建筑物等社会资源 , 实现5G设施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 。
张志勇说:“目前5G共建共享已远超行业界限 , 形成了一个大生态 , 我们把它总结为‘社会塔变通信塔’ 。 这些年 , 通过共享相当于少建铁塔94万座 , 节省行业投资近1700亿元 , 共享红利持续释放 。 ”
“如何低成本、高效、创新建设5G是必答题 。 ”张志勇介绍 , 中国铁塔推出了更精准的风荷载计算方法 , 开展铁塔轻量化设计并应用于35万多座铁塔建设中 , 使造价降低了10% , 已有铁塔挂载能力提升了30% 。 在室分方面 , 研发新型5G漏缆 , 可使隧道覆盖距离提升1倍以上 , 投资降低50% 。 在电源方面 , 研发模块化、智能化、集约化的电源系统 , 并开展基站叠光应用 , 实现了灵活扩容、数智管控和节能降碳 。
张志勇表示 , 中国铁塔拥有全球最大的塔址规模 , 这些通信塔上有5G、下有光缆 , 中间有机房和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 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 。 近年来 , 中国铁塔在服务行业的同时 , 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和专业化运营优势 , 变通信塔成为数字塔 , 围绕视觉感知、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等数字化需求 , 打造了全国统一开放的铁塔视联平台 , 形成了“铁塔视联”产品 , 通过“铁塔+5G+AI” , 和运营商一起 , 为40多个行业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 , 已有超过20万座的“通信塔”变成了“数字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