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 , 不过短短二三年间 , 彻底改变了人们听歌的习惯 。 把线材去掉是一件很“符合直觉”的事情 , 好像耳机本该是这个样子 , 在没有束缚的同时它又足够“私人” 。 或许再过几年 , “从兜里翻出打结的耳机”也将成为被遗忘的记忆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些都是后话了 , 目前真无线蓝牙耳机在技术上还有一些瓶颈 。 音质、续航、体积该怎么改进 , 各路厂商只能有所取舍 。 SkullcandySesh小魔豆选择从体积入手 , 这个新到的“搅局者” , 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轻形似豆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说起魔豆 , SkullcandySesh小魔豆的电池仓设计就像一颗豆子 。 类似的圆形元素随处可见 , 弧形的腰线、圆形的按键、圆形的指示灯 , 还有椭圆的logo铭牌 。 大量的圆润收边让电池仓整体手感很舒适 , 但会缺少施力点 , 所以在Skullcandy的铭牌下方做了小小的突起 , 使得单手开合依然轻松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取出SkullcandySesh小魔豆的本体 , 圆形元素延伸于此 。 耳机腔体分为两段 , 内侧采用入耳式设计 , 留有足够的纵深 , 正好填满整个耳道;外侧是一整个椭圆 , 材质为橡胶 , 印有Skullcandy的logo , 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数字编号 , 01为左耳 , 02为右耳 , 同时整个外侧面都是可按压式的物理按键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上文有提及SkullcandySesh小魔豆主打轻巧 , 所以在体积和重量上都很注重 。 电池仓加耳机合计166克 , 单只耳机大概30克 。 整个耳机的外侧面不过指甲盖大小 , 甚至比拇指的稍小 , 与食指相近了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将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的咖啡豆混在一起 , 更能发现两者的共通之处 , 我们同是大自然亿万年的雕琢 , 匹配在一起再和谐不过 。
无感似豆
市面上大部分的蓝牙耳机 , 都有一个与之匹配的app , 这到底是在去掉物理线材的束缚 , 抑或是是给自己绑上新的枷锁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SkullcandySesh小魔豆化繁为简 , 初次连接时只需长按外侧按键 , 待指示灯闪烁后即可让设备搜索到蓝牙信息 。 没有app , 也不需要将耳机放在电池仓 , 一切都在耳机本体上操作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一切就绪后 , 就能和SkullcandySesh小魔豆一起享受曼妙的音乐和剧集 , 暂时逃离烦扰的现实了 。 长达10小时的续航时间相较于某些“庞然大物”蓝牙耳机 , 稍显羞涩 , 但依然足够我将心情整理好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由于体积变得小巧 , 所以没有那些“外挂式”的异物感 , 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我仿佛于一体 , 鼓点和吐息轻轻在耳旁泛起涟漪 。 Skullcandy的调音风格偏向中低频 , 同时保有声音细节 , 线条感也较为明晰 , 像是白开水中加入一服麦茶包 。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狂潮只能用来势汹汹形容|skullcandysesh小魔豆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文章图片
这年头在真无线蓝牙耳机上做实体按键确实少见 , 实体按键有着真实的触觉反馈 , 是盲操作的指路明灯 。 SkullcandySesh小魔豆左右两只的操作基本相同 , 单击暂停/播放 , 三击激活语音助手 。 其中左耳双击为调低音量 , 长按为切至上一曲目;右耳双击调高音量 , 长按切为下一曲目 。 简单明晰 , 稍微熟悉一遍就能记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