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令人痛心:芯片没造出来,却养出了一批蛀虫

芯片|令人痛心:芯片没造出来,却养出了一批蛀虫

文章图片


余胜海/文
芯片 , 被誉为现代工业文明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 作为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 , 如果一个国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条上没有一席之地的话 , 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 被“卡脖子”的命运几乎无法避免 。
“芯片断供”已经成为了“科技战”的代名词 。 中美贸易战开启以后 , 美国针对华为、中兴等民族企业的芯片断供 , 让国家意识到“芯片自主”的重要性 , 开启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芯片发展模式 ,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 一时间 , 国内芯片行业出现“百花齐放”的盛景 。 然而 , 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之时 , 却也出现了一帮蛀虫 。
【芯片|令人痛心:芯片没造出来,却养出了一批蛀虫】
一边是芯片制造的艰难进步 , 另一边是匪夷所思的贪污腐败 。
7月28日 , 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原总裁路军、总裁丁文武 , 大基金深圳子基金合伙人王文忠、大基金管理人高松涛 ,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相继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 5大蛀虫的贪污腐败行为曝光 , 沉重打击了公众对国内芯片事业发展的信心 。
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9月 , 规模超过1300亿元 , 共投资项目80个 , 其中约70个为芯片项目 。
据了解 , 赵伟国入主紫光集团以后 , 迅速开启了行业收购模式 , 并且在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 , 带领公司成为了大基金的发起方 。 得益于这个身份 , 紫光集团在资金上得到了极大的帮助 , 据了解 , 2015-2017年 , 大基金总计向紫光集团投资超过545亿元 。

据媒体披露 , 这5大蛀虫手里掌握着数千亿的钱 , 国家给了他们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待遇 , 却仍不满足 , 还动坏心思 , 打歪主意 , 真是人民的罪人 。
就在丁文武落马前一天 , 美国众议院以明显优势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 。 这项酝酿3年、补贴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法案就将付诸实施 。 美国将把对中国企业的芯片出口限制扩大到14纳米以下 , 来遏制中国芯片业发展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我们的芯片产业更加容不得一点沙子、泡沫和蛀虫 。 当前全球芯片产业正在经历大变局 , 中国是后起之秀 , 但产业大而不强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 , 遭遇外部“卡脖子”的警报远远没有解除 , 这注定是一场时间与耐力的比拼 。 严峻的形势是最精密的“X光机” , 芯片产业的一切举动最终是否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 , 都要拿到这个“X光机”下去照一照 。
包括芯片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是特殊领域 , 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逆资本周期 , 尤其是严防短期炒作圈钱;芯片产业的从业者不但需具备顶尖专业知识 , 也需有强大的使命感作支撑 。 此次严肃有力的反腐行动 , 凸显国家对此的严肃态度 , 也是给整个行业打了一针“清醒剂”:困难和差距是现实存在的 , 但绝不允许弄虚作假和贪污腐败 。 芯片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上 , 不能再出现第二个“汉芯” , 这正是芯片产业反腐传达的清晰信号 。
有数据显示 , 2021年 , 美国公司对半导体研发的投入占到全球的55% , 而中国大陆半导体公司同期仅为3.1% 。 我们为半导体调动的资金显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 在这种情况下 , 好钢尤其要被用在刀刃上 , 不能有浪费和虚耗 。 几条蛀虫被揪出 , 不是对大基金以及整个产业努力的否定 , 而是为产业奠定一个更加健康的基础 , 让产业里里外外一身干净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