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黑床单、盗版影片、摄像头偷窥无遮拦:这样的私人影院难持久

只需一套投影设备、一组氛围灯、一张床 , 消费者就能享受自在的观影乐趣 。 如今 , 凭借可提供更为私密、更多选择的观影体验的优势 , 私人影院在各地蓬勃发展 。 然而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生机盎然的一池春水中 , 也有侵权、无序、威胁隐私的杂草蔓生开来 。
乱象不少的包间
重庆市三峡广场的一家私人影院内 , 床单已经泛黑起球 , 被褥上存在不明污渍 , 靠枕背面粘着头发和食品碎屑 , 地板角落布满灰尘 。
“打扫房间两天一次 , 换洗床上用品每周两次 。 ”经营者杨先生承认 , 私人影院很难做到“一客一消杀” 。 “我这家影院只有6个包间 , 相比有20多个包间的影院 , 打扫频率已经很高 。 ”
半月谈采访人员走访多家私人影院发现 , 影院片库基本由源自网络的盗版资源组成 , 大量影片并未取得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 , 还有一些影片正在院线上映 , 私人影院并无同步放映权限 。 采访人员试看了一些电影 , 发现或多或少都存在模糊、偏色问题 , 播放过程中时有广告闪现 。 院线新片更像是盗摄版本 , 画面持续抖动 , 现场观众说话声清晰可闻 。
发黑床单、盗版影片、摄像头偷窥无遮拦:这样的私人影院难持久
文章图片
顾客在一家私人影院前台购票
此外 , 私人影院还存在消费者隐私泄露风险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制售私人影院非法监控视频已形成遍布全国的黑色产业链 。 私人影院以提供无需查验身份证的“通宵观影”服务为幌子 , 招揽顾客在包间观影 , 殊不知房间内安有针孔摄像头 , 为影院留下大量实时摄录画面 。 老板出售视频牟利 , 买方花费200多元就可购买多达40个包间的偷拍视频 。 另外 , 还有所谓“加价定制服务” , 即卖方可前往指定城市的指定影院 , 在指定角度安装摄像头 。
在重庆市大坪商圈一家私人影院 , 半月谈采访人员进入一个无人包间 , 手机网络检测却提示 , 已有11台设备连接了包间的Wi-Fi 。 影院老板支吾解释说 , 并未在房间内安装监控设备 , 但也没有定期借助专业设备检查是否有人私装偷拍摄像头 。
日常监管不注意细节
私人影院乱象频仍 , 原因何在?
——侵权成本偏低 。 2018年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规定》 , 将“私人影院”统称为“点播影院” , 并规定点播影院放映的影片 , 应当依法获得电影公映许可、依法取得著作权人授权 。
然而 , 采访人员走访多家私人影院发现 , 影片来源多数为在影视平台网站开通VIP权限所获资源 , 无一取得著作权人授权 。 “正版授权太贵了 , 小本经营难以承受 。 ”一家私人影院的员工袁女士说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近年来私人影院因涉嫌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而被告上法庭的案件并不鲜见 , 但法院判决赔偿金额一般不超过2万元 。 如今年2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 , 上海某家私人影院侵犯了优酷公司享有的某部影片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 , 法院判决仅要求该私人影院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 。 “相比购买正版授权的费用 , 说实话掏这点赔偿更便宜 。 ”袁女士坦言 。
——经营标准模糊 。 四川悬衡知平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湘表示 , 要经营私人影院 , 须得办妥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 当半月谈采访人员探访一家私人影院问起经营资质时 , 经营者杨先生向采访人员出示的工商营业执照显示 , 经营范围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 并非电影放映 。
问题不止于此 。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大量私人影院都存在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 。 比如 , 多家私人影院在影片放映之外 , 还提供食品、饮料零售服务 。 而《食品流通许可管理办法》规定 , 从事食品销售活动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 。 在采访人员随机走访的6家私人影院中 , 仅一家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