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他们重新学走路?

谁来帮他们重新学走路?
文章图片
《生生不息》是高通联合虎嗅打造的系列报道 , 旨在关注不确定的环境中 , 新兴技术如何在企业的通力合作下 , 冲破重重阻碍 , 焕发生机的过程 。 展现“连接+计算”对万物之价值 , 勾勒各行各业从业者对数字中国之思考 。
谁来帮他们重新学走路?
文章图片
老张6点半准时起床了 , 虽然他今年已经60有余 , 但还是一如过往地起床后打会篮球 , 这是他晚年最大的爱好 。
跟往常不一样的是 , 那天他投篮后忽然感觉头晕目眩 , 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
后来他回忆说 , 事情发生的一点征兆也没有 , 醒来的时候 , 已经躺在了医院 。 医生为他做完了检查 , 得出了诊断结论——脑卒中 。
脑卒中 , 它更为大家熟悉的名字是中风 , 这是一种由于细胞缺血导致的脑细胞死亡症状 , 可能会导致瘫痪无力、视力损伤等严重后遗症 。 目前中国 , 脑卒中患病人数近2000万 , 其中带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已高达1300万 。
后果非常严重 , 但说句不算危言耸听的话 , 老张的遭遇 , 并非什么罕见的事情 。
我国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 。 根据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64亿人 , 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8.7% 。 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 ,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 。
谁来帮他们重新学走路?
文章图片
脑卒中不是绝症 。 经循证医学证实 , 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 , 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 , 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恢复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 , 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能力 。
我们面对着巨大的康复需求 , 可康复医师资源的缺口却更大 。 2019年 , 中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约0.4:10万人 , 而发达国家为5:10万人 , 相差12.5倍 。 在老龄化加深 , 医师还尚且短缺的年代 , 指望更冷门的康复师数量缺口能快速补齐 , 是不现实的奢望 。
谁来帮他们重新学走路?
文章图片
康复训练的过程 , 就是调动患者剩余脑组织功能、增强代谢能力的过程 。
脑中风会引起脑组织损伤 , 使许多脑细胞变性死亡 。 脑神经细胞死亡后大多不能再生 , 只能由相邻的神经细胞来代偿其本来的功能 , 但替代细胞并不能具备死亡细胞原有的控制运动的网络联系和相关调控信息 , 因此运动控制能力就可能会受到极大损害 。
进行康复治疗 , 就是重新学习运动控制能力 , 通过强化运动控制和技能获取锻炼 , 脑卒中患者可得到部分功能恢复 。 让大脑的神经元重新像婴儿一样学习翻身、爬行和走路 , 让替代细胞获得对运动控制的网络联系和信息存储 , 重建神经信号通路 , 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 同时通过重复性抗阻练习和各种各样的任务、反馈练习 , 让肌肉力量得到增强 。
谁来帮他们重新学走路?
文章图片
术后的一周里 , 老张住进了医院 , 在指导下开始尝试康复运动 。 康复师有时会让他走楼梯、踩球或者平衡木训练 。 老张为此摔了无数跤 , 但康复的效果却没能尽如人意 。 他说 , 没想到自己打了几十年篮球 , 最后竟然路都不会走了 。
谁来帮他们重新学走路?】将要绝望之际 , 医生告诉他——“医院新到了一种康复机器人 , 要不要试试?”
康复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康复训练设备 , 穿上后的外观像一个钢铁战士 。 它能提供电动助力 , 同时内置了多种传感器 , 在跟随用户步行速度的过程中 , 自动调节助力频率 , 学习并适应人体的步行节奏 , 最终帮助用户独立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