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青年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随着轨道交通14、15、18号线一期的投运|公交也有了无人驾驶!上海拓展自动驾驶车辆应用场景

本文转自:青年报
本文转自:青年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随着轨道交通14、15、18号线一期的投运|公交也有了无人驾驶!上海拓展自动驾驶车辆应用场景
文章图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人员郭颖
随着轨道交通14、15、18号线一期的投运 , 上海已有5条全自动驾驶线路全部实现无人驾驶 。 昨天起 , 公交也有了无人驾驶!环绕临港新片区滴水湖 , 智能公交、无人小巴等开始公共测试体验 。
测试体验阶段不需要买票但要预约
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人员从临港公交方面获悉 , 这是继洋山智能重卡专用道后 , 临港又一条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路开放使用 。
据介绍 , 在这条8.7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路上 , 临港公交正通过智能网联场景落地 , 实现智能网联车辆在环滴水湖未来交通生态圈的示范应用 , 达到多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混行场景应用的目标 。 目前已经落地应用的场景有:智能公交、无人小巴、无人零售车 。
其中 , 智能公交的起点站和终点站都位于滴水湖地铁站 。 测试体验里程10公里 , 单程行驶时长约45分钟 , 设置14个站点 , 配备3辆智能公交 。 每日运营时间为9点至17点30分 , 发车间隔为20分钟至40分钟 , 每日发车20班 。
本文转自:青年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随着轨道交通14、15、18号线一期的投运|公交也有了无人驾驶!上海拓展自动驾驶车辆应用场景
文章图片
具体站点为:滴水湖公交枢纽站——紫杉路(1号码头)——北岛(西)——北岛(东)——滨港大道——东港大道——小桉路(2号码头俱乐部)——赤风港——南港大道(滴水湖儿童郊外公园)——海港大道(滴水湖洲际酒店)——海港大道(滴水湖AI创新港)——申港大道(滴水湖庆典广场)——国际文化创意园——临港大道南路(滴水湖地铁站) 。
本文转自:青年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随着轨道交通14、15、18号线一期的投运|公交也有了无人驾驶!上海拓展自动驾驶车辆应用场景】无人小巴的起点站和终点站位于滴水湖1号码头 , 测试体验为8.5公里 , 单程行驶时长约45分钟 , 设置11个站点 , 配备3辆无人小巴(L4级东风) , 运营时间为9点15分至17点15分 , 发车间隔为30分钟至45分钟 , 每日发车12班 。
由于目前尚处于公共测试体验阶段 , 因此乘客不需要买票 , 但要在“临港投控集团”公众号服务菜单中的“智慧出行”预约 。
采访人员留意到 , 智能公交车虽是无人驾驶 , 但驾驶位有安全员 , 如遇紧急情况 , 可以人为接管 。 而无人小巴却连方向盘都没有 , 其接入了由车右智能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幻境驾驶平台” , 采用远程实时监管 , 实时提供辅助决策 , 实时人工接管 。 遇到站点 , 车辆会自动靠站、开门 。 公共测试体验阶段 , 关门时还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 , 防止车门夹人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
通过评审后可正式开展载客运营
临港公交方面表示 , 环湖一路智能公交和无人小巴这两种车型 , 将按照本市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管理规定开展测试与示范 , 在完成规定安全里程积累并通过评审后可正式开展载客运营 , 运营前期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
此外 , 第一期的无人零售车也已投入运营 , 运营时间为每日9点30分至18点 。 未来 , 无人清扫车和L4级别的无人出租车也将落地 , 拓展更多的智能网联运用场景 。
据悉 , 2018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 , 并开放无人驾驶公共道路测试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上海的智能网联汽车业态正在快速发展 。
2021年 , 上海通过全系统谋划产业发展、全链条打造应用生态和全维度建设发展环境 , 累计开放615条、1289.83公里测试道路(2021年新增372条、729.96公里测试道路) , 可测试场景达到12000个 , 累计向25家企业、295辆车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 , 实现了嘉定新城和临港新片区386区域全域开放测试 , 测试道路里程数、场景丰富度、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 。 其中 , 临港新片区两港大道28.4公里快速路的开放 , 标志着上海准许智能网联汽车在城市道路上开展测试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