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类 AR 眼镜 30,000 台销量背后的秘密

8月18日 , Rokid从销售和供应链处核实 , RokidAir销量突破30,000台 , 打破全球消费类AR眼镜销量纪录 。
首款命名为Air的消费级AR眼镜如何创造沉甸甸的销售数据?
消费类 AR 眼镜 30,000 台销量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产品定义】
首款名为Air的消费级AR眼镜
定义一个新品类
Rokid在不断探索传感器、芯片、新材料、光学显示、声学、算法、XR操作系统等前沿人机交互技术 , 注重将关键的数字人、WebXR、空间协同等技术共享给行业的同时 , 也不断跟用户接触 , 思考如何更多利用行业当前并没有那么完善的技术和供应链 , 打磨出一个符合当前用户期待的产品 , 并交到用户手中 。
关于消费端AR产品的讨论 , 从Rokid创立之初到现在已持续了6年多 。 与世界各地最顶尖方案的不同的工程技术团队合作 , 输出了上百个设计和原型产品后 , 在2021年Rokid向市场交出了第一份答卷 , 并为之命名:RokidAir 。
这款集轻巧时尚外观、人机工程设计、AI能力、自然交互和丰富内容于一体的AR产品的落地 , 也在问世那一刻定义了一个新品类——一个人人用得起、上手即用的元宇宙入口产品 。 (Rokid内部产品采用代号Tic-Tac-Ku的设计节奏 , 即:生产一代、设计一代、研发一代 , 三代并行)
【硬件减法】
极致轻薄和空间利用
精密的工程美学设计
消费类 AR 眼镜 30,000 台销量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AR眼镜在通往“个人通用计算终端”的进程中 , “更强大的算力和更轻量的设计”是一个行业难题 。 这个看似在目前技术和行业发展阶段下无解的矛盾 , 在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IF设计大奖”的RokidAir身上体现了微妙的平衡点 。
为了能够让诸多高速信号在极小的电路板尺寸上实现最简单可靠的设计 , Rokid的工程师们与芯片原厂高效合作 , 对芯片的封装接口定义做了大胆的挑战和优化 , 在保证电路板极简设计的同时 , 也使高速信号的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
高算力下的导热设计上 , Rokid工程师们更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整机的导热设计做了一次又一次的热仿真 , 在几乎没有增加额外设计重量的情况了实现了最为理想的被动散热效果 。
最终成就了RokidAir能在极其有限的体积里面集成卓越的视觉效果 , 以及头控 , 语音交互 , 等交互技术和算法 。
但在抛弃所有冗余设计 , 追求极致的轻薄和空间的极致利用后 , RokidAir依然保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经测试 , RokidAir整机从1米高跌落水泥地面10次 , 从10厘米高度连续跌落1000次 , 屈光度旋钮旋转6000次 , 镜腿弯折30000次后 , 仍能正常使用 。
消费类 AR 眼镜 30,000 台销量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人群普适】
0-500度的近视调节
让全国近半的近视人群也能享受AR乐趣
消费类 AR 眼镜 30,000 台销量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目前 , 全球有14亿近视患者 , 中国6亿人近视 , 这也意味着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1人近视 。 分年龄段看 , 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 高中生为81% , 大学生超过90% 。
如果近视用户不能享受到AR产品的乐趣 , 或者近视用户需要在近视镜上叠加佩戴AR眼镜 , 体验感将大打折扣 。
由于AR眼镜的屏幕无法正对人眼 , 眼镜设备的空间也很小 , 结构工程师们面临的屈光度调节挑战很大 。 并且该功能的实现整机要增加4克重量 。
通过和光机厂深度合作定制 , 使用了特殊精密结构 , 最终在确保不增加重量的同时 , 第一次实现了屈光度调节结构的量产化 。 可以实现0-500度的近视调节覆盖 , 将佩戴体验更舒适、视野更清晰的AR产品交到了用户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