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读特专稿 |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院士给出“冷思考”

javascript|读特专稿 |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院士给出“冷思考”

文章图片


【javascript|读特专稿 |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院士给出“冷思考”】


去年以来 , 元宇宙和Web 3.0的概念非常火热 , 业界和学界讨论都很多 。 那么 , 元宇宙是不是下一代互联网呢?

今天来介绍一位院士针对“元宇宙热”和Web 3.0给出的“冷思考” 。

8月初 , 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主题论坛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针对“下一代互联网离我们有多远”发表演讲 。 他表示 , Web 3.0和元宇宙都无法代表下一代互联网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 。 图源:科创中国

01

首先 , 邬贺铨院士认为 , Web 3.0是Web 2.0的演进版本 , 承受不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任 。 Web 1.0是PC的互联网 , 以门户网站为中心 , 利用Web浏览器 , 用户可以从网上单向获取内容 , 主要应用包括浏览、搜索 , 总体上用户是被动接受的 。
Web 2.0是移动互联网 , 腾讯、字节跳动、淘宝等网络平台成为中心和主导 , 主要基层技术是移动通信和线下网络 , 主要应用有电商、移动支付、微信、抖音等 。 用户是双向互动的 , 可以通过微博、博客、社区参与对网上信息产品的创造传播和分享 。
Web 3.0也叫价值互联网 , 实际上是去中心的 , 也可以说有中心 , 只不过这个中心是以用户为中心 , 主要支撑技术是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数字货币 。 Web 3.0跟Web 2.0比 , 用户对它提交的网上作品具有传输的确认和价值的体现 。 邬院士打了个比方:“你画了一幅画 , 放到网上 , 很难证明你是所有者、容易被盗版 。 而Web 3.0的时代 , 可以通过区块链、数字水印等 , 让作品是有确定权属的 , 不可以被随便拿走 。 ”
那么 , 未来是不是一定是Web 3.0成为主流呢?邬院士认为Web 3.0是对Web 2.0的改进 , 但Web 3.0还不是刚需 , 它不会普及到大众 , 而Web 1.0、Web 2.0是大众的 。 真正在网上要发布作品的博主 , 比例是少的 。 因此 , Web 3.0更多只是Web 2.0的演进版本 , 承受不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任 。

02

其次 , 邬贺铨院士认为 , 元宇宙还是个小众市场 , 前景还不够清晰 , 也无法代表下一代互联网 。
元宇宙现在比较热 , “数字孪生”实际上是把现实的事件映射到网络虚拟世界 , 元宇宙是反过来的 , 是按人们想象延伸出的虚拟空间 , 加载到现实空间 , 它模糊了模拟跟现实的界限 。 元宇宙这个词虽然很新 , 但它的技术实际上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 , 要等这些技术能够满足元宇宙的需要 , 几年之内还不太可能 。 而且 , 元宇宙需要更高的带宽 , 但涉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影像、感官互联等 , 这些高阶的应用光有5G是不行的 。
邬院士认为 , 元宇宙的前景还不够清晰 。 元宇宙主要面向消费应用 , 文旅、高铁、游戏、数字创意、虚拟办公空间等 , 其商业模式相对于现在的社交媒体VR、AR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 所以 , 元宇宙还是个小众市场 。 元宇宙会引领未来 , 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吗?他认为:不会 , 未来元宇宙会发展 , 但是它并不能代表下一代互联网 。
其实 , 关于未来的讨论 , 对我们理解当下、回望过去和展望未来都非常有意义 。 邬院士对Web 3.0和元宇宙“冷思考” , 至少在两个层面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