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超级农货节: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3D打印|超级农货节: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从业者也在有意识地推动各地地标农产品 , 打造品牌农货 。 火车时代 , 是德州扒鸡、道口扒鸡、武昌鱼 , 前几年最火的是阳澄湖大闸蟹 。 大闸蟹这一超级品类 , 也顺风顺水地带火了盘锦稻蟹、金鸡湖大闸蟹 。 再后来的故事是褚橙 , 褚橙的流行 , 也让湖南永兴和湘西麻阳的冰糖橙声名鹊起 。 央视纪录片“舌尖山的中国”一度万人空巷 , 在推广金华火腿之余 , 也把云腿——云南宣威和诺邓的火腿带火了 。
各地地标农产品、农产品的品牌化和产业化过程中 , 电商平台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很多人都是通过互联网看“此地之外”的世界 , 除了美景和故事 , 对于“别处”另一大憧憬其实是吃的 。 美景需要亲自前往鉴赏 , 但美食嘛 , 很多人通过电商平台就买遍了全国的特产农货 。
3D打印|超级农货节: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2019年8月至今 , 拼多多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了农货节 , 辐射产区也从2019年的500个、2021年的1100个拓展到了今年的近2000个 。 这组数据说明 , 拼多多将农业视为立身之本不是一句空话 , 更说明了各地政府和农民对电商的重视 。 通过“超级农货节” , 很多农产品打开了销量 , 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有机会把农产品像工业品一样打造品牌 。
从中国电商演进的历史来看 , “超级农货节”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 电商诞生之初 , 主要是图书、3C这些高度标准化的产品 , 再后来是服装、美妆 。 虽然电商平台都是一网覆盖全国甚至全球 , 但此前电商平台上流行的这些品类 , 其实主要是覆盖城市人群 。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增量其实是城镇和农村 , 但移动电商初期 , 更多的是工业品下行 , 各家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地把各种商品销往农村 。 “超级农货节”的诞生 , 是农村电商真正意义上的完整 , 因为它在完成“商品下行”之后的一件事 , 那就是“农货上行” 。 农村对电商来说 , 不止是消费层面的需求市场 , 更应该是供给端 。
电商之于农业和农村 , 不止是让农民花钱 , 更应该让农民赚钱 。
3D打印|超级农货节: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京东的618和天猫双11 , 两个大促背后的基础 , 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城市化进程 。 618和双11的短期价值是带动消费和促进就业 , 它们的长期价值则是 , 加速了物流运输层面的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 推动商品流通效率的提升——2012年全国快递服务包裹是56.9亿件 , 而2021年全国快递包裹数量是1083亿件 , 十年前日均包裹1558万 , 2021年日均处理包裹是2.96亿件 , 双11期间最高日处量是6.96亿件 。 与此同时 , 2011年全国快递平均时长是60.5小时 , 2021年的平均时长是53.45小时 。
618和双11的珠玉在前 , 也让我对“超级农货节”充满了期待 , 不仅因为我是个吃货 , 能够通过吃货节买到各种便宜又好吃的各地农产品 , 更重要的是 , “超级农货节”能够给农业农村带来实打实的产业升级和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 。 生鲜、冷链以及农村仓储物流的建设 , 需要“超级农货节”这样的一个节日来带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