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笔记本市场,终于迎来了“普及破门人”

二合一笔记本市场,终于迎来了“普及破门人”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瘦子说)
文丨壹观察宿艺
“二合一”笔记本电脑诞生已经十年 , 但至今仍处于“小众地位” 。
行业调查数据显示 , 受限于性能、配置、价格、产品成熟度与应用生态瓶颈等问题 , 二合一笔记本市场占有率长期陷于“4%魔咒” 。 产品依旧是小部分人使用的科技尝鲜品 , 不能满足真正移动办公用户的便携生产力需求 , 难以形成规模与市场普及效应 。
不过伴随疫情持续冲击下的混合办公需求强劲增长 , 以及9月6日华为MateBookEGo发布 , 二合一笔记本市场终于在正确的时间节点迎来了“普及破门人” 。
二合一笔记本市场,终于迎来了“普及破门人”
文章图片
"四大融合"突破二合一瓶颈难题
形态融合
“二合一”笔记本最大的优势就是形态灵活 , 通过“一机多能”满足用户“全场景”下移动办公的需求 。
华为MateBookEGo二合一笔记本最显著的外观特点之一 , 是“超轻薄”与采用全新分体式智能磁吸键盘 , 其本身也可以拆合组合 。
《壹观察》在媒体沟通会上曾提出一个问题:为何会坚持采取成本更高的全新分体式形式?华为对此表示:“一切为了二合一笔记本跳出传统形态 , 满足用户极致轻薄与移动办公生产力的灵活需求 。 ”
二合一笔记本市场,终于迎来了“普及破门人”
文章图片
比如“笔记本形态”是移动办公用户最关注的使用场景 , 全新分体式智能磁吸键盘可为华为MateBookEGo提供120°-160°开合支撑 , 可以更好地应对用户在文档编辑、手写、影音娱乐等需求的最佳角度与稳定支撑 。 机舱、高铁等狭小的空间是移动办公用户使用笔记本最强的痛点场景之一 , 特别是在前排用户将座椅后仰 , 以及笔记本屏幕不能较大角度打开的情况下 。 华为MateBookEGo为此提供“分体形态” , 一部分作为主机支撑 , 另一部分的键盘则可通过蓝牙正常使用 , 进而为用户提供了“不受限”的移动办公方式 。
二合一笔记本市场,终于迎来了“普及破门人”
文章图片
(华为MateBookEGo图片来源:瘦子说)
而在用户演示PPT、观看视频等场景中 , 全新磁吸键盘带来的优势依旧得以体现:通过单独的“支架形态” , 用户可自由调节机身角度 , 用所在场景最舒适和清晰的角度进行内容演示或者观看影片 。
在“平板形态”下 , 通过全新的ID与架构设计 , 12.35英寸屏幕的华为MateBookEGo裸机重量仅为710克、厚度7.68毫米 , 屏占比更是高达88% 。 同时采用了手感与外观更时尚的微绒玻纤材质与三涂三烤旗舰级工艺 , 可以轻松放在男士商务单肩包或者女士手提包内 , 并且兼顾便携性与“外观也是生产力”的移动办公用户“颜值刚需” 。
与之相比 , 同级别尺寸的微软SurfacePro8二合一产品(13英寸)机身厚度为9.3毫米 , 重量为889克 , 14.4英寸的SurfaceLaptopStudio机身重量更是高达1820克 , 足以看到华为MateBookEGo全新架构带来的“极致减重”效果 。
生态融合
作为笔记本产品 , “二合一”并不能改变用户对“生产力工具”这个基础刚需 。
华为MateBookEGo为此带来了两大创新:
一是应用层面 , Windows系统+ARM架构 , 应用生态适配是用户最关心的“成熟度”体验之一 。 华为MateBookEGo上搭载了多款被移动用户视为“刚需”的专业应用 , 如OneNote、DrawboardPDF、LiquidText、AffinityDesigner , 可以有效提升协同办公、高效创作 , 以及手绘设计等复杂需求 , 同是Windows系统也保证了用户的操作熟悉感与跨平台数据兼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