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主支流之汉江介绍 汉水在哪里属于哪个省

汉江 , 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
【长江的主支流之汉江介绍 汉水在哪里属于哪个省】

长江的主支流之汉江介绍 汉水在哪里属于哪个省

文章插图
长江的主支流——汉江!
汉江,又称汉水 , 汉江河,为长江的支流 , 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 。
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 , 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 , 合称“江淮河汉” 。
地貌特征 根据汉江流域的地层情况,可知自从经过三叠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以后,本流域不再受到海侵 。
当侏罗纪的时候,本流域低洼地区成为内陆湖泊,有砂岩和页岩的沉积 。侏罗纪末期的造山运动在本流域非常剧烈 , 完成了本流域地貌的大轮廓 。白垩纪时期本流域只有汉中盆地略有沉积,其余各地可能都是侵蚀区 。

河道特征 上游:汉江上游全长956千米,集水面积95220平方千米 , 干流呈东西走向,穿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 , 沿途峡谷盆地交替,河床多为卵石、砾石与基岩组成,河道比降大 。
中游:汉江自丹江口至碾盘山江段,全长223千米,区间集水面积45120平方千米,河道流经丘陵及开阔的河谷盆地 , 平均比降0.19‰,河床宽浅,水流散乱,有大小江心洲20余个,属游荡型河道 。
下游:属平原蜿蜒性河道 。河床多为沙质 , 两岸筑有堤防紧束 。在潜江泽口龙头拐,有汉江分流-东荆河,汛期可分泄汉江部分洪水,最大过水能力为5600立方米/秒,干流自新城以下,河曲发育,素有“曲莫如汉”的说法 。

气候特点 汉江流域位于北纬30°8′~34°11′,东经106°12′~114°14′ , 距海洋甚远 。全区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 。
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东南向敞开的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一般高程在2500~3000米之间,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

航运概况 汉江干支流的航线很长,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70多个县市,在这一广大区域内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方面,几千年来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上,说明了在两千年前汉江已是湖北、湖南和四川、陕南向中原运输贡赋的要道 。
在陇海铁路通车宝鸡以前,陕南和部分陇南的货物都要顺汉江运到汉口 。可以说,在历史上汉江干支流一直是本流域交通网的骨干之一 。

历史文化 历史上,汉江流域(特别是汉中)曾是重要的军事重镇,这种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促进了汉江流域农业生产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水利工程有褒河的山河堰、湑水河的高堰、杨镇堰、五门堰等 。
汉江水系的另一著名工程就是褒斜道 。褒斜道是沟通汉江支流褒河和渭河支流斜水(今石头河)的通道,两水均发源于秦岭,源头相距50多千米,是巴蜀和汉中通往关中平原的捷径 。
旅游景点 汉正天街:位于汉正街核心区,定位为商业金融区、居住区,总用地面积51.9亩 。主要建设汉正街民俗风情街区、1739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滨江休闲景观带,打造空中街市,传承城市文脉、复兴汉正街商贸文化 。
汉正天街的东段建设“步行天街”、“光之瀑布”,临江处布局666米超高层建筑,与对岸武昌的超高建筑绿地中心相望,打造武汉城市形象的制高点长江之门”,统领两江四岸城市轮廓,形成极具特色的世界级城市滨水景观 。

洗马古道:洗马古道位于汉阳区,总用地面积1547.25亩,建设跨江步行桥、沿龟山山间步道和云梯、沿线文化和休闲设施、龟山东入口、洗马长街文化商业街区、龟山北入口,改造计谋殿为最佳观景区 。
将重现龟山胜景、凸显龟蛇锁大江的城市意象;融三国文化于休闲体验之中,创造一条品茶观江、登山远眺、林间漫步的悠闲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