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企业|总员工数达390万人 新型实体企业勇担高质量就业“稳定器”( 二 )


针对“科技性”,榜单尤为看重新型实体企业依托数据和技术禀赋优势,在创新自身业务模式、改善自身经营效率的同时,担当“数字科技服务商”角色,积极对外输出数字科技能力。其中,华为、百度、京东三家企业研发投入最高,8家企业进入百亿研发投入俱乐部,46家企业进入十亿研发投入俱乐部。华为、中兴、格力三家企业发明专利数量最多,39家企业破千,74家企业破百。百家新型实体企业中,平均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1%,大于科创板、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其中汇顶科技、中科创达、药明康德三家企业研发人员占比最高。
而针对“生态普惠性”,榜单聚焦于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信息通信、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尤其是建设、运营相关新型基础设施,为产业提供技术赋能、普惠共享的生态底座的企业。在推动全产业链与供应链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方面,华为、京东、京东方、新华三、浪潮信息等均有不俗表现。这些企业多年来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持续投资和创新,从而为产业上下游合作提供了普惠服务。
北京、深圳成创新高地,新型实体企业大发展正当其时
从地域分布来看,新型实体企业百强集中在北京、广东两地,合计66家;其中,北京36家、深圳22家,两城合计达58家,是不折不扣的创新高地。其后分别为江苏8家、浙江6家、山东3家、上海3家等等。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开展新型实体企业评价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立足于实体经济,符合国家政策方向;二是在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方面具有实用价值;三是对于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有所帮助。国家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在国家政策鼓励与产业迫切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实体企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其增表示,“2021新型实体企业100强”测评工作视野独到,人才就业、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占比等指标,对于引领企业技术创新、集聚高端科技人才有积极的引领作用。生态普惠性指标对于产业数字化及上下游赋能提供了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参考方向。
新型实体企业代表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新型实体企业坚持“技术至上”、强调技术赋能,是加快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新型实体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扶持中小企业、全面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助推器”。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新型实体企业的涌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 实体企业|总员工数达390万人 新型实体企业勇担高质量就业“稳定器”】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由原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1991年发起成立、民政部注册、唯一具备企业评价资质的国家级社团法人组织。上世纪80年代末发布“中国500大”榜单,首开中国企业评价之先河。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先后开展了“成长型中小企业”、“大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强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等一系列评价体系的编制工作,出版各类评价报告,对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创新、国际化竞争以及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实证性依据和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