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工厂变智慧 产品更智能

中电互联公司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工厂变智慧 产品更智能  
本报采访人员 谢 瑶 刘 麟
中电凯杰科技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技术)车间内 , 5条生产线有序运转 , 一块块电路板经过印刷、贴片、回流、检测等工序后顺利下线 。 “该车间一天最多可下线超万片装配印制电路板 , 操作只需要几个人 。 ”公司制造部部长谭阳说 。
【工业互联网|工厂变智慧 产品更智能】中电凯杰公司通过应用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称“中电互联公司”)自主研发的中电云网工业互联网平台 , 对传统SMT生产制造进行转型 , 开发了数据在线收集、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在线预警与在线分析及改进等功能 , 提升了车间智能化水平 。
近年来 , 位于湖南长沙的中电互联公司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 一批像中电凯杰这样的公司实现数字化改造升级 , 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 传统工厂转型为智能工厂 。 “中电互联公司以中电云网为发展基石 , 向上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 , 打造‘神经中枢’;向下发展工业控制产品及系统 , 打造‘工业触手’ , 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模式 。 ”中电互联公司总经理周在龙说 , “作为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电云网目前已汇聚工业机理模型1万多个、工业APP1.8万多个 , 覆盖电子、机械、鞋服、轨道交通等14个行业以及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质量管控、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9个重点领域 , 相关解决方案服务工业企业超2.6万家 。 ”
“平台+企业”助力数字转型
中小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 “我们在市场调研中发现 , 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 , 数字化改造的资金、人员投入有限 。 ”周在龙说 。
针对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中电互联公司打造评估诊断系统 , 为中小企业开展咨询诊断 , 帮助“摸清现状”;构建专业培训体系 , 聘请院士和行业专家等为中小企业开展专题培训 , 帮助中小企业“理清思路”;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出发 , 研发一系列轻量化、模块化创新产品 , 提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改造、云工厂等服务 , 帮助企业以低成本实现数字化水平提升 , 实现转型发展 。
工业互联网赋能 , 让工厂更智慧 , 也让产品变得更智能 。 在中电凯杰公司物料仓库内 , 一块大电子屏幕实时记录着生产订单的配送信息、入库信息以及来料齐套提示等 。 “公司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后 , 仓库应用了智能仓储管理信息化系统 。 只要在智能货架上扫描二维码 , 产品生产时间、客户供应时间等一目了然 , 既减少了库内出错率 , 又能动态调节库存 , 还可以实现物料追溯 。 ”仓管员殷霞告诉采访人员 。
长沙丹芬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定制电源及控制器 , 主要应用于高速动车组、磁悬浮列车等 。 借助中电互联公司开发的轨道交通行业蓄电池设备实时在线监测与健康管理平台 , 能识别电池健康状态变化趋势 , 有效杜绝蓄电池组起火爆炸风险 。 该系统产品已拓展应用到储能电站、大数据中心、国家电网等领域 。
“中电互联公司基于中电云网平台已研究开发了质量数据采集及产品追溯系统等系列轻量化服务 , 为数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 在工厂生产本质安全化、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等方面逐渐形成先进、成熟的服务能力 。 ”周在龙说 。
“平台+园区”赋能区域发展
日前 ,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智慧麓谷“一中枢”项目启动实施 , 通过建设智慧麓谷中枢及数据资源体系融合、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智慧治理综合平台等5个子项目打造国内先进的智慧园区 。 这个智慧园区的“超级大脑”——长沙高新区产业云平台 , 是由中电互联公司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