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为何从硅谷明星走到年度“恶人”?

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为何从硅谷明星走到年度“恶人”?

文章图片

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为何从硅谷明星走到年度“恶人”?

文章图片

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为何从硅谷明星走到年度“恶人”?


在硅谷大佬当中 , 扎克伯格和马斯克是公认的一对冤家 。
早年为了让贫困地区用户也能上网刷Facebook , 小扎曾委托SpaceX发射一颗2.6亿美元的通信卫星 , 结果火箭爆炸起火 , 把小扎的梦想炸得稀碎 。 愤怒之下 , 他发了一条Facebook , 嘲讽马斯克和SpaceX有多不靠谱 。
几年后 , 就在Facebook陷入剑桥数据泄露丑闻时 , 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加入「删除Facebook」运动 , 并下令特斯拉和SpaceX两家公司注销了Facebook账号 , 为正在火上炙烤的小扎添了一捆柴 。
不过就在这两周 , 两人互相分担起了舆论的炮火 。 就在推特的灭霸式裁员还未完结 , Meta的「血色周三」已经到来 , 扎克伯格宣布即将裁掉1.1万人 , 占员工总数的13% 。
马斯克向来我行我素、不按常理出牌 , 人们早就司空见惯了;但扎克伯格则不同——这个全球最大社交帝国的掌舵者 , 此前的标签一直是编程天才、机器人、商人、比尔·盖茨第二 。
他是如何从春风得意的少年滑落到年度「恶人」 , 并把Meta拖入当下泥淖的呢?
01失控转变或许是从失控开始的 。
一名从硅谷回来的创业者告诉《降噪NoNoise》, 他曾经无比欣赏2010年的扎克伯克 , 欣赏他身上break and fix的黑客精神 。 那个时候的Facebook , 比Google还要有创业精神 。
在Facebook办公区 , 很多工程师的口头禅都是同一句话——「代码赢得争论」 。 受扎克伯格影响 , 这群人相信 , 一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总会有更好的东西出现 。
这种信念隐含的是一种对事物的可控感 , 也是扎克伯格世界观的底层支撑 。 既然总有更好的东西等着出现 , 那他们能做的 , 唯有尽量快 。
快速行动、在试错中进化 , 这听起来很硅谷 , 却也符合Facebook 18年的发展历程 。
2004年从大学校园创立后 , 闪电增长、连接更多人一直是Facebook的主旋律 。 有员工回忆 , 一次扎克伯格听到一个产品功能改进的点子 , 他走到一块白板前 , 写下「增长」一词 , 并告诉在场工程师 , 如果某项功能做不到这一点 , 那他就毫无兴趣 。
这让工程师相信 , 增长在公司内部是唯一重要的优先事项 。
2010年 , 26岁的扎克伯格登顶《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 《时代》是这样说的:如果将Facebook联系起来的5亿人聚集在一起 , 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 , 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国 。 而在扎克伯格领导下的「这个国家的国民」也更有优势 , 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多的信息 。

2012年 , Facebook全球用户超9亿;至2022年 , 全球有已有37亿用户流连在Meta的疆域之内 , Facebook以及收购而来的Instagram、WhatsApp , 成为维持全球最大社交帝国繁荣的三座城邦 。
它们为帝国的高速增长提供给养 。 2017年其营收是406.5亿美元 , 到2020年就翻了一倍 , 达到859.7亿美元;2021年 , 营收更是达到1179.29亿美元 。
硬币另一面 , 增长也将麻烦放大 。 如同游戏公司绕不开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 , 实名制社交平台始终存在着隐私和监管的悖论 。
但在2016年美国大选以前 , 扎克伯格对产品「隐私」的态度只能用傲慢来形容 。 他在哈佛大学险些被开除的作品 , 就是黑入学校系统 , 把漂亮女生的照片放到网站上供同学们投票 。 2016年美国大选后 , 曾有记者问扎克伯克 , Facebook内容有没有被人利用进而影响选举结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