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科技人才备好“暖板凳”

为青年科技人才备好“暖板凳”
文章图片
“光明向未来”青年科学家发展大会活动现场 。 受访单位供图
“光明科学城为我们备好了‘暖板凳’ , 让科研人才深切感受到光明对基础科研的重视 。 政策环境好了 , 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 越来越多青年科学家来到中大深圳校区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工作负责人感慨说 。
引发他感慨的是最近光明科学城出台的又一项支持政策 。 在今年6月出台全市首个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光明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行动》(下称《专项行动》)后 , 光明科学城近期发布了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生活资助申报的通知 , 成为《专项行动》的具体落实举措 。 青年科技人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补贴 , 潜心基础研究有了“暖板凳” 。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 。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 光明科学城目前正处于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各方资源汇聚的黄金“窗口期” , 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
如何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光明区坚持政策、产才融合、服务、需求“四个导向” , 着力吸引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 , 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 , 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 形成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地 ,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光明力量 。
●柳艳陈军
拿出“真金白银”政策礼包??
持续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
追逐科学的星辰大海 , 一大批科研人才加速汇聚光明科学城 。 光明科学城近一年来的博士人才总量、留学回国人员总量实现“双倍增” , 各类科研人员已达2000余名 。 预计到2025年 , 新引进博士科技人才将达2000人、海外归国硕士以上学历科技人才1000人;新增在站博士后500人、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00个;新增入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的青年科技人才数量持续增加 。
在科学研究领域 , 青年阶段是珍贵的“黄金期” 。 为有效破解青年科技人才在开展基础研究过程中面临的“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 , 光明科学城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 让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
11月1日 , 光明科学城出站博士后生活资助申报工作启动 , 30万元生活资助支持出站博士后留下继续承担原项目科研工作 , 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进行创新研究 。
在创新制度的培养下 , 一批又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博士后工作中成长 , 博士后经历成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为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加速器” 。 目前 , 光明区现有各类博士后站点28家 , 在站博士后人才超过160人 , 广泛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 , 成为承担光明科学城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
“对于生物医药方向的博士后 , 两年在站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 容易出现出站前后研究方向的断层 。 光明科学城出站博士后生活资助政策出台 , 破解了这个难题 , 有效延长了博士后原方向的支持期 。 现在即使出站后 , 博士后依然能心无旁骛地继续原方向的研究 。 ”深圳湾实验室博士后工作负责人表示 。
11月2日 , 光明区又发布“关于开展光明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生活资助申报工作的通知” , 引发青年科技人才密切关注 。 为引进、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 , 光明科学城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含海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青年科技人才给予24万—100万元的生活资助 。 资助方式上明确了新获批项目、在研项目、在研项目(外地迁入)、已结题项目等四类 , 涵盖了人才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全生命周期” , 支持力度大、覆盖范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