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五年前|科技+数智 赋能金隅“智慧”时代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五年前 , 北京首都功能定位之一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变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更高标准和要求 。 五年间北京围绕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全面发力 , 不断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技术引领能力 ,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 , 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需要在京优质企业的产业支持 。 近日 , 采访人员通过走访金隅集团所属的多家企业 , 零距离感受作为首都国企的金隅集团 , 全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
服务“三城一区”优化创新联动
从“全国”到“国际” , 北京之所以能够自信地提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其底气在于“三城一区” , 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 正是因为“三城一区”不断焕发新动能 , 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五年前|科技+数智 赋能金隅“智慧”时代
文章图片
金隅兴发科技园
金隅兴发科技园项目位于“三城一区”之一的怀柔科学城北部核心区 ,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工业氛围 , 成为长城脚下别具特色的世界级项目 。 项目以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为标志性建筑 , 按照“国家战略、世界一流、国际引领”的要求 , 搭建数学科学与数学应用领域交流平台 。 兴发科技园未来将围绕科技研发、应用研究、高精尖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 成为国家标志、世界顶尖的高等研究机构聚集区 , 打造怀柔科学城“皇冠上的明珠” 。
此外 , 园区建设也独具“低碳”科技气息 。 利用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 , 叠加矿山修复等生物固碳措施 , 金隅兴发怀柔科技园正在实现典型建筑0碳排放、低碳园区减碳排放(国家现行标准)20%的目标 。 项目落地后 , 有望取得北京市首个零碳建筑高能效质量标识、运营标识 , 以及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园区标识认证术 , 曾经该园区每年碳排放达60多万吨 , 未来这个数字将有望缩减到1.1万吨 。 金隅用实际行动 , 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
中关村科学城的延伸区域西三旗 , 正成为北京市最新一片“双创”热土 , 现如今又一处聚焦“高精尖”产业的金隅西三旗科技园落子 。 园区依靠区域内高精尖科研资源 , 明确大信息、大数据和高端装备研发为主的产业定位 , 目前多家“高精尖”企业已达成入驻意向 。
与之相比邻的金隅智造工场已经成为科创园区的明星代表 , 是北京市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点推进项目 。 目前 , 园区已实现200多家科技企业、5000多位科技人才的聚集 , 并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创业板上市企业、3家科创板块申请上市企业、6家智能制造行业独角兽、9个北京市重点项目 , 园区知识产权产出超过5000件 。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五年前|科技+数智 赋能金隅“智慧”时代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五年前|科技+数智 赋能金隅“智慧”时代】金隅智造工场
建材厂华丽转身高精尖 , 科创园‘瓦片’蜕变成‘芯片’ 。 金隅西三旗科技园、金隅智造工厂和周边的东升科技园三期实现“互联互通” , 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 , 突显科创企业营商优势 , 促进西三旗区域转型提升 。
以金隅兴发科技园、金隅智造工场、金隅西三旗科技园为代表 , 金隅集团准确把握首都发展的本质要求 , 为实现自有土地转型升级不懈努力 , 以政企合作形式打造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颗颗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