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ncrease到Inception,在第四季度重新理解出海

从Increase到Inception,在第四季度重新理解出海
文章图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icher有话说(ID:RicherSee) , 作者:RicherXu , 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
此前关于出海的文章 , 得出过以下结论:
1.通路是依托中国成熟产业出海
2.考古式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3.出海赋能领域应该继续渗透补缺
从Increase到Inception,在第四季度重新理解出海】4.小企业要先在水面下跑起来
5.大企业要做减法 , 把拳头产品打磨到极致
这篇文章 , 将始于上一篇的结论 , 从四个问题入手整理和摸索这一段的思考 , 这四个问题是:
?行业未来如何升级?
?出海企业喜欢潜水?怎么破?
?投资角度应该投什么?
?海外华人和企业大家思考和关注的事
行业需要升级 , 怎么升级?在上一个时代 , 尤其是大观关注出海的初期 , 团队并没有限定出海的细分赛道 , 而只选择了一个出海的大方向 。 这个大方向就像是ToC , ToB一样 , 需要沉淀和细化 。 经过7年以上多只基金的摸索 , 团队发现我们较为成功的项目基本集中在三个赛道:移动互联网APP、电商DTC、全球化SaaS 。 而这三个赛道也是中国出海圈的主流赛道 , 可以说只要是投出海做出海的 , 大多与这三个赛道脱离不了关系 。
而这三个行业赛道 , 都是我们讲中国具备一些相对产业优势的细分行业 。 具体来说 , 行业常提及App的流量优势、跨境电商的供应链优势、SaaS的工程师优势 。 而上一篇文章中 , 我也讨论了这些优势在眼下的“褪色” 。 其实如果我们再往下捋一层 , 就可以发现 , 流量优势、工程师优势、供应链优势 , 代表的其实是“简单重复性脑力劳动”、“血汗工厂”、“低人工成本”、“性价比”、“996”、“内卷”这些过去带贬义的字眼 , 归根到底 , 中国出海的核心优势是我们的人口红利 , 或者说优质人才的红利 。 而行业升级 , 可能会要走一条从人口红利转化为信息红利、技术红利、制度红利的路线 , 这是出海圈绕不开的 , 而行业需要时间 。 “优势”角度的升级 , 迫在眉睫 。
在出海同学会的主题设计上 , 我们也是用这三个维度来挑大梁 , 而在内部的Brainstorming中 , 我们意识到 , 如果跳出行业的维度 , 到产业的高度 ,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大家常说的互联网行业、电商行业只是冰山一角 。 如果把眼光放向广阔的农林牧副渔、矿产、制造业、新能源 , 就可以发现 , 很多案例在现有狭窄的互联网出海圈之外发生 。 我老东家好孩子94年伊始的出海OEM , 在欧洲双汇、绝味的食品海外建厂 , 中国各路锂电池巨头全球锂矿圈地战 , 中国人能做的出海版图不是一般的大 。 而对出海人来说 , 升级认知 , 用更广阔的产业视角来看国际化业务 , 更为系统 。 产业角度的升级 , 势在必行 。
从Increase到Inception,在第四季度重新理解出海
文章图片
比较实际的来说 , 产业的扩充 , 从互联网、跨境电商到百行百业正是在发生的一件事 。 我们不管拥抱与否都势必发生 , 不用多说 。 而优势角度 , 更多的情况下需要比较中国出海的优势与欧美日等发达西方企业出海的经验 。 我们的人口红利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并不具备 , 但是美国日本等企业往往掌握更多的生态和产业链的定义权 , 类似的案例我们在IOS、安卓 , 广告生态、研究Paper生态、资本生态、Web3等数不胜数 , 制定规则往往可以攫取最大的一块蛋糕 。 我们通过基建的优势在新兴市场制定生态或者是游戏规则 , 也祝愿大家越来越多的在更多的新赛道从“生态位”的“填补者”升级到“生态系统”的“制定者” , 一些先行者已经出现在音频(声网)、物流(极兔)等赛道 , 中国的成熟产业 , 会诞生更多的新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