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火星已经埋葬了很多人类的探测器 , 现在或许又要增加一个 , NASA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传回了一系列的火星照片 , 其中一张是2022年11月3日拍摄的画面 , 科学家认为这或许就是“洞察号”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 因为太阳能电池板被火星灰尘覆盖 , 发电效率极低 , 或许要面临退役的局面 。
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文章图片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2018年5月5日从地球出发 , 开始了它的奔火之旅 , 它没有“好奇号”火星车以及“毅力号”火星车那么名声在外 , 但它也是带着人们深深地期望奔向我们的邻居“火星” , 那个沙漠星球曾经被认为存在着无尽的生命 。
但现在我们知道了 , 火星是极其荒芜的星球 , 这颗天体上恶劣的环境 , 不仅不适合生命的生存繁衍 , 还给陆续抵达的各种探测器带来麻烦 。
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文章图片
2018年11月27日“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 , 到今天为止眼看着马上就要到4个地球年了 。
“洞察号”的任务其实并不多 , 它不需要向它的那些前辈或者后辈一样在火星上“狂奔” , “洞察号”只需要寻找一块合适的位置安营扎寨就再也不用动了 , 因为它是专门被用来研究火星内部结构的行星探测器 。
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文章图片
简单来说“洞察号”就是用来测火星上地震的 , 或者说是“火震”?在正常工作的时段 , 它接收了大量火星核心的数据 , 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和建立火星内部的神秘面纱 。
就像是在地球上一样 , 科学家了解地球的核心分层结构、地质活动等也是需要借助于地震波的传递差异来确定研究 。 “洞察号”上除了关键的地震仪之外 , 还有一个热流探测器 , 按照计划这个被称为“鼹鼠”家伙需要钻入到火星表面以下5米深的地方 , 帮助科学家探测火星内部的热量流动过程 。
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文章图片
但很可惜的是“鼹鼠”由于设计缺陷的问题 ,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 它都没有成功钻入地下 , 或许是火星的土壤摩擦力太大 , 或许是其它原因 , 总之这一任务算是失败了!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洞察号”已经面临着退役的局面 , 因为过多的火星灰尘已经完全覆盖了它的太阳能电池板 , 几乎是无法进行发电了!下图分别是2018年“洞察号”火星车刚刚着陆火星之后的自拍照 , 以及2022年4月份的自拍照 , 对比之下已经是淹没于灰尘 。
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文章图片
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文章图片
而从发电量上来看影响的确是非常大 , 在刚着陆的时候每个火星日太阳电池板可以发电5千瓦时 , 这完全足够“洞察号”来使用 , 而到了2022年的5月份 , 这个数据已经变成了0.5千瓦时 , 变为之前的十分之一 。
在那之后“洞察号”的机械臂已经因为缺电关闭无法使用了 , 此前科学家还曾尝试让“洞察号”用机械臂朝着自己“扔沙子” , 期望可以达到除尘目的 , 但尝试了6次收效甚微 。
NASA洞察号传回火星照片,或是最后一张,祝融号也要面对这难题?
文章图片
很多网友不禁发出质疑 , 造价这么高的探测器4年就因为灰尘退役 , 为啥不装个小刷子?
其实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洞察号”的设计寿命其实只有2年左右 , 而现在它已经服务4个地球年了 , 可以说是超期服务 。 这样来看 , 是否装上“小刷子”或者说类似于压缩空气一类的装置来清除灰尘都没啥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