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仿生人,马斯克的下一份“PPT”?( 二 )


虽然机械的运动能力进展迅速 , 然而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过多进展 。
2012年 , 随着深度学习等算法突破 , 人工智能大爆炸 。 5G、物联网带源源不断地产生海量的大数据 , 投喂给AI大模型 。 加速迭代的AI大模型给机器人行业带来无限的遐想 。
8月17日 , 波士顿动力分享了一段一分钟视频 , 双足人形机器人Atlas展示了手跨栏、后空翻下台阶、过独木桥、跳箱子、走斜板等高难度跑酷运动 。 波士顿动力公司表示 , 跑酷测试展示了Atlas全身在各种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平衡 , 无缝切换动作的实力 。
Atlas使用IMU、关节位置和受力传感器来控制其身体并感受地面获得平衡 , 通过感知算法来识别障碍物 。
特斯拉仿生人,马斯克的下一份“PPT”?
文章图片
据波士顿动力介绍 , 深度相机以每秒15帧的速度生成距离测量数据 , 形成环境点云 , 使用多平面分割的算法从点云中提取表面 。 接着 , 算法输出的数据被输入地图系统 , 最后系统帮助Atlas用相机看到不同物体建立模型 。
短短三天后 , TeslaBot用几张PPT就盖过了Atlas的风头 , 马斯克选择的时间节点就颇为值得玩味 。
波士顿动力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 , 特斯拉机器人的理论和设想非常前沿 , 对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也有借鉴和推动意义 , 但是从目前的行业发展格局和技术水平来说 , TeslaBot的商业化蓝图近乎是痴人说梦 。
即便特斯拉有优秀的硬件研发能力 , 有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硬件和算法基础 , 有钱和政策支持 , 但是人形机器人研究在关节控制、手部精细操作、视觉信息理解等几乎所有的技术细节上有太多尚未攻克的难题 。
目前 , Atlas也仅可以实现每小时5.4公里的移动速度 , 并没有可以实现灵活运动的手指关节 , 特斯拉基本不可能在一年内就完成同行们十几年都没有突破的瓶颈 。
有不客气的评论人士指责马斯克宣布的TeslaBot计划不过是为了转移大众注意力的幌子 。
7月 , 美国权威的消费者权益机构《消费者报告》指出特斯拉的FSDBetaV9缺乏安全保障措施 , 不应使用未经专业训练的用户进行驾驶测试 。 从用户公开的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 , 纯靠视觉方案的FSD有时会莫名出错 , 无端乱打方向盘 , 不按道路线行驶等状况 。
车企进行类似的测试时 , 一般会在电脑上模拟运行 , 由专业人员完成 。 特斯拉把测试版FSD开放给普通用户 , 是让未经训练的消费者成为了试验品 , 还给公共空间的行人带来了风险 。
当地时间8月16日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启动正式调查 , 认为该系统存在“难以识别停放在路边的紧急车辆”的隐患 。
8月24日 , 马斯克在个人社交账号上承认公司最新发布的驾驶辅助软件FSD“不够好” , Autopilot/AI团队正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改进 。
特斯拉试图开发比普通人类司机驾驶安全约10倍的辅助驾驶系统 , 需要更大量的神经网络培训 。
特斯拉仿生人,马斯克的下一份“PPT”?
文章图片
中国正在迎头赶上
虽然TeslaBot的“狂言”大概率是马斯克又一份“炒作PPT” , 但马斯克的长远眼光一向精准 , 在线支付、新能源车辆、自动驾驶、动力电池、太空探索……他几乎踩准了发展的路径 。
近几年 , 各大服务机器人厂商开始加码技术链条布局 , SLAM、AI芯片、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获得较快发展 , 服务机器人产品性能和智能化程度也有明显提升 , 产品类型愈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