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视频|快手商业化进入阵痛期

快手视频|快手商业化进入阵痛期

文章图片

快手视频|快手商业化进入阵痛期

文章图片



撰文| 吴先之

编辑| 王   潘
11月 , 快手发生了三件重要事情 。
第一件是人事 。 本月第一天 , 快手商业化负责人再次调整 , 刘峰调任管理研究院负责人 , 领导企业发展研究和用户研究 , 继任者为前主站负责人王剑伟 。
众所周知 , 互联网企业任教职是一种左迁 。 人们不会忘记2016年 , 干嘉伟任“互联网+大学首任校长”逐渐淡出美团核心圈 , 王慧文两年前退休时 , 王兴给他戴了一顶“互联网+大学特别讲师”的帽子 。 如今王慧文作为快手非独立董事 , 同时又是高管们的内参 , 很可能把王兴那套“高捧轻放”的手法传给了程一笑 。
第二件是快手在双11期间成了猫狗的座上宾 。 10月29日 , 天猫与京东突然与快手重签了外链合同 , 快手被猫狗哄抢与失去头部主播的抖音电商 , 简直是水火两重天 。
据知情人士透露 , 10月28日至12月31日期间 , 快手小黄车可以使用天猫商品链接 。 10月28日至11月30日 , 可以使用京东自营商品链接 。 显然 , 恢复猫狗外链是各方博弈之下的权宜之计 , 快手需要猫狗自营的商品 , 猫狗需要快手的流量生态 。
需要指出 , 此次只有天猫和京东自营商品的链接能上架快手直播间 , 并不涉及第三方 。 上述人士表示 , “合作显然是针对大促这个消费节点 , 至于是否意味着长期恢复 , 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
第三件事情则是披露最新一期财报 。
主题乐园上“新”北京时间11月22日快手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 , 数据显示 , 截至9月30日 , 快手该季度实现营收231亿元 , 同比增长12.9% 。 略高于此前市场所预计的225.3亿元 。
成本方面 , 占大头的销售成本首次回落 , 降至91亿元 , 同比下降17% 。 成本控制让快手国内业务连续两季度实现盈利 , 其中经营利润超3.75亿元 , 环比增长近3倍 , 经调净亏损率收窄至2.9% , 同比改善近20个百分点 。

没有人会比老铁更爱快手 , 如果有 , 那肯定是机构 。 自从快手上市以来 , 股价屡屡下挫 , 高管频频变动 , 不变的只有机构此起彼伏的唱多之声 。 一位业内人士解释称 , “首先抖音没有上市 , 其次快手对机构投资者很友好 。 ”
机构投资者相信快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内容生态所释放的某种积极信号 。
内容市场有一个简单的逻辑:用优质内容获取用户与流量 , 然后依靠服务生态转化为价值 , 回笼资金 , 再次投入到内容生态之中 。 因此 , 内容池的变化对于快手而言至关重要 。
第三季度的大背景是暑期档 , 属于流量“丰水期” , 快手在创作池与IP方面借势 , 因而动作较大 , 其中以微短剧与自制综艺最为重要 。
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 , 暑期档 , 快手共上线50+部短剧 , 其中22部实现播放量破亿 。 不过微短剧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 , 无论快手还是抖音 , 平台的精力都投入在培育用户观剧习惯 , 或者根据流量画像反向定制内容的阶段 。
而内容供给侧也需要时间适应微短剧形式 。 今年以来 , 电影市场遇冷 , 不少传统影视公司不得不寻求转型 , 原以为它们介入微短剧是一种降维打击 , 结果大多反响平平 。
量的增长 , 客观上加剧内容同质化 , 而且除了题材单一 , 由于制片成本不高 , 套路雷同以及拍摄方鱼目混杂 , 都让短期很难扛起内容大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