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洞察报告

电子竞技是指以锦标赛或联赛等组织形式呈现的专业竞技游戏项目 , 参与竞技的选手和团队通过在软硬件与信息技术搭建的虚拟环境中 , 利用各类型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运动 。 近年来 , 电子竞技产业从破圈到爆发 , 最终实现理性稳定发展 , 逐步走向职业化、规范化、体系化阶段 。
1.发展概况政策支持: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电竞利好政策 , 肯定并支持其发展
2008年 , 电子竞技被定义为我国第78个正式体育项目 , 自此沉寂十年有余的中国电竞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16年以来 , 行业相关利好政策频出 , 电子竞技逐步被主流社会接纳:教育部补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 , 人社部发布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两项新职业 , 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电子竞技列入职业体育竞技项目 , 多项利好政策扶持 , 将中国电竞产业推向发展新高度 。
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洞察报告
文章图片
5G、XR、AI等新兴技术为电竞领域数智化发展持续赋能
5G技术在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网络延迟、增强连接能力和提高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表现优异 , 极大的优化了电竞赛事中的网络环境 , 充分降低网络延时对职业选手发挥的客观影响 , 提升赛事的对抗质量与直转播体验 。
XR技术的沉浸与交互属性在电竞直播领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电子竞技也已成为XR产业的重要切入口 。 2022年LPL英雄联盟嘉年华、和平精英《2022PEL春季总决赛》、《COA全球总决赛》、《电竞NeXT2021冬季赛》、《哈利波特》、《第五人格》等都采取了虚拟直播的方式进行拍摄 , 将宏大奇幻的游戏场景极具创造力的展现在观众眼前 。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电竞领域“数智化升级” 。 一方面 ,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观众在直播过程中追踪选手游戏中的动态 , 提升观赛体验:《Dota2》的人工智能分析引擎通过使用聚类和原型分析等AI技术识别不同的游戏风格 , 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玩家的表现 , 随机森林算法将性能指标与结果联系起来 , 帮助观众了解比赛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 , AI玩家是电子竞技类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 AI玩家依靠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做出决策和行动 , 成为电竞选手的“陪练+数据分析师” , 帮助职业战队解析战术策略 , 改变训练套路 , 丰富技战术打法:《王者荣耀》中名为“觉悟”的AI拥有基于“观察-行动-奖励”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 , 每日对局数量相当于人类训练440年 , 可从海量数据中总结提炼出职业电竞赛场上的高胜率战术 。
2.发展现状产业链结构
近年来 , 电竞已经成为集科技、竞技、娱乐、社交于一体的体育产业 , 初步实现成熟化运营 , 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 涵盖了上游内容授权、中游电竞赛事和内容制作、下游直播平台等 。
(1)上游内容授权主要包括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游戏研发和运营厂商 , 为市场提供精品游戏并形成用户基础 , 进而推动顶层电竞赛事设计 。 游戏研发商是指从事游戏制作、构架、开发的企业 , 主要负责游戏的编程、设计、美工、声效、生产及测试等工作 。 当下 , 游戏研发市场由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两家主导 , 占比超过市场总规模的76% 。 此外 , 游戏研发商通常可将其产品代理给发行商或自主运营 。
(2)中游电竞赛事和内容是产业的核心环节 , 赛事运营、电竞俱乐部管理和内容制作是重中之重 。 近年来 , 电竞赛事逐渐转变为以第一方赛事为主 , 即由游戏厂商主导 , 从而降低了获客成本并加大了资金投入 , 形成与相关游戏的良性互动 。 例如 , 腾讯举办的LPL、KPL联赛、Valve主办的Ti赛事等 。 其中 , 腾讯自主研发的手游《王者荣耀》凭借精美的国风设计、公平竞技的游戏玩法和团队合作社交体验成为具有国民影响力的现象级游戏 , 随着KPL(王者荣耀职业赛)的推出 , 移动电竞赛事在比赛收入、用户基数、观赛规模、联赛成熟度等方面已经成功比肩传统端游电竞赛事 。 除此之外 , 电竞赛事往往需要运营公司来执行赛事的策划、推广等环节 , 国内目前已涌现出VSPN、ImbaTV等电竞赛事运营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