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洞察报告

在线旅游即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手段为终端消费者提供出游产品及服务的业态 , 包括在线出行票务预定、在线住宿预定及在线度假产品及服务预定等细分赛道 , 是互联网和旅游业双向融合下的产物 。 进入2022年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 , 国人旅游需求 , 特别是对短线游及周边游的需求得以持续释放 , 带动因疫情影响而近乎停摆的旅游业重回发展轨道 。
1.发展背景
政策加速技术在旅游场景的落地 , 为在线旅游创造利好环境
作为技术赋能下的新业态 , 在线旅游有望引领新一轮消费升级 , 因而愈发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 自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文提出大力发展在线旅游业态以来 , 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系列扶持政策 , 从财税优惠、技术创新等多维度释放在线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同时为行业的规范化及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2021年 ,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21〕32号)出台 , 旨在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在线旅游的深度融合 , 为用户带来更为新奇、更具真实感的旅游体验 。
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洞察报告
文章图片
数字技术为在线旅游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
大数据、人工智能、5G、VR/AR等技术应用渐趋成熟 , 引导在线旅游行业的产品及服务升级 。 一方面 , 就供给端而言 , OTA(OnlineTravelAgency , 在线旅游服务机构)基于线上数据沉淀 , 可实现对用户偏好更为精准的洞察 , 以此持续优化和丰富在线旅游产品及服务内容 , 使得个性化、定制化的高质量在线旅游成为可能 。 另一方面 , 从需求端角度来看 , 技术应用 , 特别是VR/AR的场景化应用 , 为用户足不出户遍览全球美景带来可能 , 同时通过沉浸式出行前体验提升用户出行意愿 , 进一步刺激在线旅游需求的释放 。
2022年疫情整体可控 , 推动在线旅游市场回暖
2020年以来 , 全球防疫政策对整个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 而进入2022 , 国内疫情整体可控且向常态化方向发展 , 国人旅游消费意愿再度觉醒 , 我国旅游业渐趋回暖 。 与此同时 , 随着线上渠道在消费中渗透率逐渐提升 , 在线旅游市场也迎来扩容新机遇 。 以在线出行这一细分赛道为例 , 据艾瑞咨询数据 , 2021年我国机票和火车票的在线化率为89%和80% , 相较2017年分别上升了14.1和6.1个百分点 , 体现出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向好的发展势头 。
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洞察报告】2.发展现状
产业生态:旅游资源供应商、旅游产品整合及分销平台、营销平台及支持性服务平台共同构成在线旅游行业生态
(1)旅游资源供应商:主要包括出行、住宿、景区等资源供应商 。 住宿方面 , 受疫情冲击 , 盈利韧性较弱的单体酒店大量关停 , 相比之下 , 全国连锁性酒店集团凭借一定的现金流储备 , 风险抵抗能力相对较强 , 且在集团完善的会员体系和优质服务加持下 , 实现对用户的有效触达和转化 。 景区层面 , 作为重资产运营典型 , 线下景区集团深受疫情防控影响 , 旨在通过技术+旅游的云旅游模式 , 如旅游直播、AR在线游逛等 , 抵御由客流减少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 进而带来在线旅游产品及服务的优化和创新 。
(2)旅游产品整合及分销平台:主要包括OTA机构 , 按服务对象可分为B2B平台和B2C平台 。 长期来看 , 旅游业所面临的大整合的发展趋势 , 包括出行、住宿等在内的资源及业务将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 , 为OTA机构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