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7个月减少434亿芯片进口后,外媒感叹:比尔盖茨的警告正成为现实

芯片|7个月减少434亿芯片进口后,外媒感叹:比尔盖茨的警告正成为现实

文章图片

芯片|7个月减少434亿芯片进口后,外媒感叹:比尔盖茨的警告正成为现实

文章图片

芯片|7个月减少434亿芯片进口后,外媒感叹:比尔盖茨的警告正成为现实

文章图片



芯片
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实际上是一场共赢 , 无论是英伟达、AMD、高通这样的上游芯片设计厂商 , 还是台积电、中芯国际这样的芯片制造厂商 , 也或者是惠普、戴尔、联想、小米这样的终端制造厂商都在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技术水平更高的上游企业拿走了更多的利润 , 技术水平略低的企业也在奋起直追 , 试图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 这实际上是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 。
但芯片断供这种含有特殊目的且违背全球市场化的行为出现之后 , 则正在破坏以往健康的环境 。 从短期来看被断供的一方将遭受损失 , 但是从长期来看 , 随着替代技术的出现 , 选择断供的一方将成为最终的失败者 。

比尔盖茨发出警告
作为科技巨头微软的创始人 , 比尔盖茨曾经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 , 并表态断供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 为什么比尔盖茨会这么说?因为芯片产业不但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工作岗位 , 也让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昂贵的芯片来获取利润 , 并将利润投入到研发中去 , 从而保持领先并实现良性循环 。
但是在“断供”这种行为出现之后 , 也就意味着这些芯片企业将无法出售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出来的芯片 , 不但减少了利润也将减少高薪工作岗位 。 同时这种“断供”的行为还将迫使被断供的一方不计成本地进行自研投入 。 为什么以往芯片产业集中在英特尔、高通等少数厂商手中?因为这些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形成了技术上的领先 , 他们所提供的芯片虽然价格高昂 , 但是相比从零开始从头研发毫无疑问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 因此“造不如买”也确实成为了一个客观事实 。
【芯片|7个月减少434亿芯片进口后,外媒感叹:比尔盖茨的警告正成为现实】
芯片
但“断供”一方面让企业买不到芯片 , 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企业意识到“造不如买”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 因此在芯片选择上开始从国外芯片转向国内芯片 , 这在间接上也促进了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 。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 , 2021年国产芯片数量达到3594.3亿片 , 日生产芯片数量接近10亿片 , 对比2020年增长了33.3% 。 在国产芯片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 , 也对外国芯片形成了挤压作用 ,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 , 2022年1至7月芯片进口数量为3246.7亿片 , 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1.8% , 相当于减少了434亿片 。

芯片产业将提供高薪工作机会
国产芯片崛起 , 外国芯片衰落所引起的影响将十分深远 。 虽然如手机芯片等先进制程芯片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替代 , 但实际上大部分芯片如家电、物联网、工业控制等领域所使用的芯片基本上都在14nm以上 。 这些芯片以往国产化比例同样不高 , 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技术 , 而是成本 。
例如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厂商出货的芯片数量都在百万级别 , 通过产量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相反国产芯片由于产量不足 , 导致虽然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追赶甚至反超了部分芯片领域 , 但依然难以撼动外国芯片厂商的地位 。

国产芯片正在崛起
但是“断供”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现状 , 甚至可以说是外国芯片厂商主动将市场份额让了出来 。 国产芯片在取得了市场之后扩大了产能 , 也有效地摊薄了成本 , 这也是国产芯片产量逐年增长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