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位业界专家齐聚,聚焦智能时代下多媒体与XR技术的融合发展( 二 )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广播电视技术专家丁文华)
从行业标准出发 , XR应用应该具备一个下限——佩戴的舒适性;同时 , 我们还应该去不断追求它的上限——效果的逼真度、体验的沉浸式 , 而这些都需要产业界去制定相对应的标准 。
从合规角度出发 , 软硬件合规非常重要 , 应该由政府牵头、企业跟进 , 一同促进行业的高效、健康发展 , 目前整个行业的核心还是聚焦在内容生产方面 , 未来应该在多层面做进一步的革新和突破 。
XR眼下大受关注 , 它下一步的技术拓展也远不止于视觉、听觉层面 。 而是面向交互、面向感知、面向脑机接口技术 , 去做更多的技术探索与突破 。 “X”是未知的 , 它的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
温江涛: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更像是网格架构 , 而非金字塔架构XR实现真正落地的前提 , 需要多种技术及理论的支撑 。 多媒体技术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 另外还涉及显示材料、电池等技术方向的突破 , 最终目标是为了能够让消费者更舒适、更长时间地去佩戴、体验相关产品 。
通常 , 大众所理解的多媒体是包括音频、图像等多个不同媒体形态的组成 。 比如电视台 , 它是“一个生产者面向众多消费者”的形态 , 类似金字塔架构 。 但在目前的融媒体生态中 , 无论是直播形态或是社交网络上其他各式各样的形态 , 多媒体已经变成了“众多生产者面对众多消费者”的形态 , 更像是网格架构 , 而非金字塔架构 。
在我看来 , 网格架构更适合未来技术趋势的发展 。 所有伟大的产品 , 我们看到的可能不只是技术 , 而是体验 。 譬如刚刚拿到的第一款Iphone , 首先不会想到其中有上百亿个晶体管、有上亿行复杂的代码 , 消费者最先关注到的是更好的体验 。 XR未来也是这样 , 一方面我们希望多媒体的技术能够不断地演进去促进XR产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可能也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去弥补其他行业发展的不足 。
九位业界专家齐聚,聚焦智能时代下多媒体与XR技术的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图:IEEEFellow、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温江涛)
此外 , 我认为面向XR的标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喜欢的标准 , 另外一类是企业排斥的标准 。 比如说视频编解码等 , 这些标准能够推动产品的落地 , 企业都会积极参与;另一类标准可能涉及安全、伦理等问题 , 有些企业则避之不及 , 因为会阻碍相关产品的落地 。 未来 , 我希望更多的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 , 可以保证它的安全性、合规性得到完全验证 。
XR中的“X”象征着未知 。 未来如何去使用XR技术 , 以及它的应用形态在哪些方面能够落地 , 需要大家一起探索 。
潘兴德:XR产业未来的发展在第一阶段更多由内容推动我们一直在关注产业的发展 。 未来的XR行业必然会深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会深刻影响现实世界的运转规则 。 但我们距离沉浸式的、或者能够媲美现实世界的XR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一方面是技术本身的鸿沟 , 另一方面则是标准化问题 , 其中涉及互通互联、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
XR落地 , 内容为王 。 未来 , 电影、音乐、游戏、视频等行业都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面找到对应的呈现方式 。
九位业界专家齐聚,聚焦智能时代下多媒体与XR技术的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图:全景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潘兴德)
在终端显示层面 , 我们也正在尝试使用越来越少的扬声器去实现更好的效果 。 比如目前使用两只扬声器在理想条件下 , 就能够实现接近八分之一的声场 。 接下来 , 我们还要解决包括渲染模型个性化问题和各种更精确建模等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