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 农村扶贫创业贷款

本报采访人员蒋牧云张王戎上海、北京报道
近年来 , 金融科技发展迅速 , 为实体服务 ,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中 , 农业、农村和实体经济作为我国金融普惠最难的领域之一 , 也成为金融科技赋能的主要方向之一 。特别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 , 国家出台多份文件指导乡村振兴工作 , 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 , 彰显了乡村振兴的决心 。
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 , 金融科技也加速了农业的数字化 。《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针对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程度低、前期投入不足、乡村治理信息化标准化、透明度低等问题 , 金融科技企业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逐一解决 ,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大帮助 。
解决资金周转难点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发布的 , 其中特别提到了加强金融科技赋能 。
《意见》具体提到了三项措施 , 一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技术应用逐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二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 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 , 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网络布局问题;三是开展金融科技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 探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惠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如《意见》所述 ,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金科”)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公司在相关方面取得了成绩 。在农民生活方面 , 公司聚焦农民需求的痛点 , 如农村准入、汇款、支付、社保和医疗、缺乏公务员服务功能等 , 帮助建设银行打造“豫农通”村镇银行 , 让村民在村医站、小卖部、军岗享受到日常生活必需的40多项基本金融服务 。截至2020年底 , 普惠金融“玉农通”服务点已支持网点54万个 , 乡镇、行政村覆盖率达80% 。
在农业发展方面 , 公司围绕农户融资难、土地流转难、管理信息不对称等痛点 , 帮助建行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 , 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线上流转和管理 。目前 , 该平台已在河北、河南、江西、山东、云南、内蒙古等7个省份投入生产 。凭借金融科技赋能 , 坚持零违规 , 有效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 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 。
与此同时 , 金科建新在实践中了解到更多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困难和痛点 。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在农村产业链中 , 产业链上游散户众多 , 农业供应链上游数字化水平难以匹配下游零售端 , 销售难;优质农产品生产种植缺乏核心技术 , 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生产困难;农业初级生产投入产出周期长 , 收入低 , 农民前期投入资金不足 , 增产增收难度大 。其次 , 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难以管理 。由于链条较长 , 链条上的各主体都面临着资金周转的问题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整体发展 。
针对产业链企业的痛点 , 建信金科利用金融科技优势 , 依托强大的基础支撑
例如 , 建行金科与建行新疆分行近期联合推出的新疆梨数字交易平台 , 依托供应链公共研究平台强大的基础支撑能力 , 不仅解决了梨产业数字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线上交易平台、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 , 还推动了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协同发展 。同时 , 平台为政府行业协会的信息发布、信息收集和交易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把握 , 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秩序 , 避免了恶性竞争;支持从种植端到销售渠道的产品溯源 , 有利于整体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库尔勒香梨高品质的打造 。
助力创业、就业
此外 , 金融科技业务相关人士也告诉采访人员 , 乡村治理
方面也存在诸多痛点 , 一是传统治理方式效率低下 , 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在传统的治理方式中 , 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二是“三资监管”领域——村资产、资源、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 “三资”的底子不清 , 台账登记管理不全面;同时财务公开欠规范 , 透明度不高 , 使得“三资”基础管理较薄弱 。
值得注意的是 , 有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在税收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 , 获得的风控数据往往是片面而不准确的 。除了税收数据之外的比如个人信息数据 , 以及经营数据 , 如特许的经营执照、店铺的流水信息等进行融合 , 形成独有的风控模型将带来更大风控优势 。
针对乡村贷款申请中涉及的种种痛点 , 也有金融科技角度的赋能方向 。比如 , 小微信贷服务机构平安普惠通过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进行了解决 。
平安普惠创新管理部总经理阮蓉向采访人员介绍 , 在以往的业务流程中 , 传统风控技术需要向贷款申请人提出大量问题 , 从而完成后续相关环节 。而通过AI手段 , 可以大幅降低等待时间 , 解放了用户需要填写大量文本材料的烦恼 。与此同时 , 将消费者保护深度融入整个借款流程 , 将客户授权、权益确认、费用确认等消费者权益告知措施贯穿起来 , 全面保护客户知情权 。
同时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AI识别技术中 , 还存在着方言识别的挑战 , 特别是乡镇、小微的主体往往使用方言的情况会更多 。对此阮蓉表示 , 平安普惠依托多年的AI经验 , 以及积累下来的知识库 , 在技术的基础上 , 依托知识库可以更好地纠正识别到地语义 。
基于此 , 在大部分同行最高只能对农村小微企业授信20万元的时候 , 平安普惠依托AI技术可以扩大授信额度 。数据显示 , “行云”大幅降低等待时间 , 将小微客户借款申请流程断点减少47% , 申请流程平均耗时降低44% 。
具体到农业领域中的主体 , 平安普惠的“惠农金”助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面向贫困地区女性农村合作社带头人 , 通过提供1年期免息经营生产资金 , 逐年回收再发放的方式 , 实现可持续的助农价值 。截至2021年5月,已累计向农村合作社带头人提供免息惠农金1660万 , 直接扶持超600户贫困户 , 户均增收超1万元 , 以资金带动产业发展 。并且 , 除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外 , “惠农金”项目还为妇女创业项目提供技能培训、市场引流等多方面的支持 , 全方位助力女性创业就业 。
平安普惠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农村、农业研究专家普遍认为 , 随着科技以及集约化经营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 , 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中企业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主体 , 乡村企业的发展将会对乡村经济振兴越发重要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需要大量的“金融活水”帮助其发展壮大 ,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总量必然出现显著提升 。
【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 农村扶贫创业贷款】其进一步表示 , 在以往的脱贫实践中 , 金融扶贫被认为是一项有效举措: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支持 , 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 促进就业和贫困人口增收 , 逐步消除贫困地区的致贫因素 , 用市场机制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