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传统商超拥抱即时零售( 三 )


7-11是全球知名零售巨头 , 其成功经验揭示了零售低价逻辑之外的另一条发展路径 , 即通过差异化服务 , 比如通过增加Seven轻松宅急送等 , 加大对老年人和女性用户的即时性生活需求 , 能极大提高超市的业绩 。 而美团即时零售则在响应年轻消费者、老人等即时、刚需、长尾的需求上 , 有独特优势 。
今年6月 , “雪糕刺客”横空出世 , 一支动辄十几元、几十元的雪糕 , 不少消费者直呼“买不起” 。 美团数据显示 , 美团平台“雪糕批发”搜索量暴涨323% , 平价雪糕外卖订单激增 , 6月份平台平价雪糕订单量突破百万单 。
美团之所以能满足如此高增长的本土性需求 , 是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业务 , 对接的是线下实体商超 , 也就是把众多的商超搬到了线上 。

除此之外 , 美团闪购也加强了与传统实体零售品牌的合作 , 并持续建立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例如 , 平台上苹果产品的授权经销商覆盖扩展至超过200个城市 , iPhone14于发布当日的销量增长强劲;此外 , 数百家苏宁易购店铺上线平台 。 在此带动下 , 本季度美团闪购活跃商家及新入驻商家均同比增长30% 。

同时 , 美团也有精选SKU自营商品零售 , 如广为人知的美团买菜、美团优选 。 因精选SKU品种少、采购量大 , 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 , 同时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 , 省去供应链中间环节 , 节省更多成本 , 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
实际上 , 在大数据的支持之下 , 美团相比传统商超更精于运营 , 更善于满足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 甚至包括很多长尾需求 , 从产品品类来看也更加齐全 。
因此 , 美团俨然一个“超市的超市” , 既有全品类的产品 , 又能满足本土化的高需求 , 从这个角度看 , 零售的逻辑清晰可见 。

3
万物到家
10月11日 , 美团优选官宣品牌升级 , 更新其定位为“明日达超市” , 且推出全新品牌标语“真的真的省” 。
至此 , 美团形成了两个 “超市”——由美团优选、团好货组成的 “明日达超市” 和由美团外卖、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组成的即时零售 。
人们在传统超市购物 , 可以拿起商品就走 , 拿走就可以用 , 也就是“即买即得” 。 但电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实现这一点 , 由于物流时间较长 , 一般同城至少次日才可以送达 。 因此 , 在电商兴起的早期 , 对以生鲜为立身之本的超市影响并不太大 , 如永辉超市在2015年前后依然十分红火 。
而能够让居民享受到本地零售“万物到家”体验的美团超市 , 下单之后30分钟就能拿到商品 。

但是要实现即时零售并不容易 , 因为物流履约体系的布局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过程 。
无论是传统巨头沃尔玛 , 还是电商巨头亚马逊 , 都在物流履约体系上投入巨大 。 亚马逊旗下拥有1万辆货车 , 还有货船和货机 , 以及开设了自己的区域航空中心;沃尔玛在全美拥有超过60个配送中心拥有几千安装辆车载定位系统的配送汽车配送中心上千名工人24小时倒班作业 。
美团在物流履约体系的打造上有自己的特色 。 2021年 , 美团外卖配送了约144亿笔订单 。 得益于近十年的餐饮外卖业务的磨炼 , 美团形成了覆盖全国2800多个市区县的即时物流体系 , 实现了30分钟送达的即时性 。
在这背后 , 是全球最大的即时配送网络 , 以及在诸多前沿领域的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科技的持续投入与探索 。
以无人机为例 , 截至今年11月 , 美团无人机已经在国内5个商圈落地 , 航线覆盖18个社区和写字楼 , 为近2万户居民服务 , 累计订单超10万 。 它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时效性要求极高的热食、生切水果等 , 合作伙伴包括和府捞面、探鱼烤鱼、百果园、Manner咖啡等 , 可在3公里半径内15分钟送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