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庙最好吃的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创业


蒲庙最好吃的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创业

文章插图
魏文娣(左)和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果苗生长情况 。本报采访人员燕杰摄
一大早,永宁区普庙镇联团村农业示范产业园里一片繁忙 。莲疃村的百香果大、香、甜、水满 。它在市区很有名,供应短缺 。这个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者是联疃村党支部书记魏文提 。近年来,魏带领村民克服困难,建设村庄,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振兴乡村的新路子 。
1振兴合作社,带领村民脱贫摘帽
联团村是一个1284户4875人的大村 。它有10个自然斜坡的41个村民小组,有129户478人办了卡 。2014年,村“两委”换届 。经过几轮面试,魏文提怀着建设家乡的心愿,成为了联团村党支部书记 。
2016年,他带领村干部通过走访群众,流转40亩土地作为村民合作社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 。努力是有回报的,到年底,他会赚到10多万元 。除去成本和下一季的启动资金,合作社每个成员都得到了6000多元的分红,让村民的合作社活了下来 。
村民合作社的成功起到了示范作用,合作社也可以帮助村民解决果蔬的销售问题 。2014年,团疃村人均年收入只有7891元,到2018年底增加到1.5万元 。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0的“空壳村”,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91万元 。2016年底,联团村成功脱贫摘帽 。
2聚集青年党员为家乡建言献策
走在蒲庙镇联团村干净整洁的马路上,老人们在路边的凉亭里聊天乘凉 。近年来,村里的变化有目共睹 。房子盖好了,村庄漂亮了,产业兴旺了,村民富裕了,这离不开联团村党支部书记魏带领的“两委”的共同努力 。村委会干部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改革创新,赢得了村民的高度信任 。
2014年换届选举后,魏文提和一批年轻党员当选为村“两委”干部 。为了改变组织“软溺水而松懈”的局面,魏文帝想了很多办法 。当时村里很大一部分党员年龄偏大,领导作用非常有限 。魏瞄准了几个重点——青年党员 。魏文体建立了村党员微信交流群,把外出经商、在村里工作的年轻党员聚集在一起 。
除了正常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外,魏文提还经常邀请外出经商、工作的年轻党员到周边产业发展较快、村容村貌建设较好的乡镇、村参观学习 。这不仅让党员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也让党员看到了村庄发展的不足,不得不学习别人的先进发展经验 。渐渐地,很多党员开始关心家乡的变化,开始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 。
3生活改善村民设“感恩餐”
“我们村期盼已久的水泥路修起来了,环境卫生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提高了 。我们对党委和政府的政策非常满意 。”村民魏说 。这是2016年10月的一天,在团疃村巴兰坡的感恩交流活动上讲话 。在魏文体的倡议下,村民们自发组织了这次感恩活动 。
活动当天,在巴兰坡体育场,村民们自发举行了“感恩餐”,邀请村里各个山坡的生产队长和群众代表参加 。党的好政策的宣传,使八兰坡村的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大不如前 。穿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坚定党的信仰,做一个负责创业、服务人民解决问题、清正廉洁的党员 。”魏文说 。2014年7月,通过换届选举,魏文提成为联团村党支部书记 。他已经一天没当村干部了 。他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坚定了为村里村民服务的信念 。他不能
辜负乡亲的信任和重托 。
在2016年底联团村已实现脱贫工作,韦文体深知村里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将会有部分脱贫户反贫,村里广大父老乡亲如果延续传统的种养殖模式,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的时间更长久 。为此,他把巩固脱贫成果和发展村民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找准了咬定的目标,精准发力,决心做强规模化的产业 。
2017年7月,在换届工作中,韦文体同志连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一职 。在新一届“两委”干部队伍中,他大胆任用能力强的年轻干部 。在11名村干部和专干中,“80后”占5人,大专以上学历4人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严格要求村干部必须注重形象和言行 。特别在群众办事过程中,要有热心和耐心为乡亲们服务,还特别强调班子成员的交流和学习,严明律己,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
“作为基础党支部的领头雁,今后将时刻提醒自己要敢于面对困难,不畏艰难 。为民众做好工作是第一要务,牢记使命 。”韦文体说 。
来源:南宁日报
【蒲庙最好吃的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创业】采访人员 彭媛媛 通讯员 覃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