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背后:一个天才、百亿融资和1亿月活|全球独角兽

ChatGPT背后:一个天才、百亿融资和1亿月活|全球独角兽
文章图片
OpenAI何以成为微软谷歌大战中的致胜棋 。 文|沈筱编辑|王与桐来源|36氪Pro(ID:krkrpro)封面来源|视觉中国此刻 , ChatGPT的火热程度已经无需多言 。 11月30日上线 , 上线一周获得百万注册用户 , 成为史上最快到百万用户的产品;1月23日 , 微软确认了对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新一轮数十亿美元投资;2月4日 , ChatGPT版搜索引擎曾悄然上线 , 但几分钟又后迅速下线;2月6日 , 谷歌预告其智能对话机器人Brad即将上线;然而今天 , 北京时间2月8日 , 微软紧急推出由OpenAI提供技术支持的最新版Bing(中文名“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 。 火从产品本身 , 烧到了各个领域 , 从硅谷点燃了全球 。 从Google指数上看 , ChatGPT在全球的热度指数激增;从创投圈来看 , 2023年开年以来 , 赛道内初创公司受投资者持续追捧 。 1月 , 有消息称前OpenAI员工创办的Anthropic即将获得3亿美元投资 , 而这一投资者在本月被证实是谷歌;前谷歌员工创办的Character.AI也在当月称已与多个投资方就本轮融资进行讨论;在中国的农历年后 , 每一个投资人都开始寻找中国的ChatGPT 。 毋庸置疑 , 背后最大赢家是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 , 以及“再生父母”微软 。 而二者的关系也可以追溯到更早 。 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为什么会是ChatGPT?为什么是OpenAI?毕竟 , 志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目标的公司可不止OpenAI一家 , ChatGPT也并不是近年来唯一一个掀起AI热潮的对话机器人 。 2016年 , 微软在Twitter上发布了Tay , 2022年8月 , Meta推出了BlenderBot3 , 但均由于聊天对话存在偏见、种族歧视、反犹语言等问题而匆匆下架 。 谷歌也早在2021年5月就公布了LaMDA , 但迟迟未作为产品发布 。本文 , 36氪试图回答一些问题:ChatGPT何以免去AI对话固有的道德、法律非议?为什么OpenAI能够成为破局者?手握海量数据和大量计算资源的科技巨头如谷歌、Meta败阵而归 , AIGC赛道创业公司不胜枚举 , OpenAI为何能够拔得头筹?微软持续多次豪掷百亿 , 野心到底是什么?
ChatGPT背后:一个天才、百亿融资和1亿月活|全球独角兽
文章图片
烧钱背后的商业天才钱和所有AI技术的关系都是必要不充分条件:钱不一定能砸出AI突破性进展 , 但是没钱一定做不出来 。
这条对OpenAI一样使用 。 对AI研发企业而言 , 无论是NLP模型的开发和训练 , 以及后续AI服务提供所需担负的算力成本和运营成本 , 还是需要向顶尖科研人员支付的薪酬都是高昂的 。
AI实现路径条条不同 , OpenAI又选择了一条更烧钱的技术路径——通过增加数据量、提高算力来提升模型性能 。 仅2022年 , OpenAI就花费了约5.44亿美元 , 而收入仅为3600万美元 。
这样的“账”显然不是一般创业公司所负担得了 。 但好在 , 从创立那天开始 , OpenAI就不缺钱 。
2015年OpenAI成立之初 , 与创始团队背景同样瞩目的是众星云集的投资者名单和高达1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 这其中包括ElonMusk、PeterThiel和PayPal校友、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Hoffman等多位硅谷重量级人物的资金支持 。 2016年 , YCombinator又追加了12万美元的种子前轮投资 。
相比之下 , Google2014年收购DeepMind仅花费了4亿美元 。
OpenAI管理层并不满足于此 。 为满足呈指数级增长的计算资源需求 , 这些资金或许远远不够:以GPT-3为例 , 2020年 , 大型语言模型GPT-3的发布使OpenAI在AIGC领域初露头角 。 聊天机器人ChatGPT正是在此模型基础上构建的 。 相较于2019年2月发布的GPT-2 , GPT-3的模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 易用性、安全性有了明显改进 , 在文案写作和总结、翻译、对话等任务中的表现都更加优异 。 也正因此 , GPT-3成为了OpenAI首个开放商用测试的语言模型 。 GPT-3和GPT-2的最大区别在于模型规模更大——GPT-2拥有15亿参数 , GPT-3则拥有1750亿参数 , 模型训练使用的数据量高达0.4万亿token 。 然而 , 和模型规模、训练数据量一样增长的 , 是GPT-3的模型训练成本 。 有数据显示 , GPT-3的单次训练成本高达460万美元 。